第二卷 中原刀兵 第68章 占据兖州:曹操羽翼渐丰

小说:阳谋三国  作者:吴越贱客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阳谋三国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cffo/oqkscao.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这个人是刘表。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192年)冬,十月,荆州刺史刘表遣使贡献。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
    《后汉书·刘表列传》记载:及李傕等入长安,冬,表遣使奉贡。傕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以为己援。
    《资治通鉴》的记载还含蓄一些,只说刘表派遣使者给皇帝献礼品,于是朝廷封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
    而这个时候朝廷是由谁掌控的呢?
    答曰:李傕、郭汜。
    所以《后汉书》里就没客气,直接载明了李傕、郭汜此时已经和刘表结为盟友。
    为什么李傕、郭汜没有和袁绍、袁术、曹操结为盟友,偏偏就和刘表结盟了呢?
    而且结盟的过程中刘表还是主动方!
    要知道,现在名义上刘表和袁绍还是盟友,而袁绍与董卓系是死敌!
    所以,从刘表的行为来看,再次印证了我上文关于刘表是董卓系要员的推测。
    从李傕、郭汜控制朝廷后的种种行为来看,虽然二人的残暴和董卓尤有甚之,但是二人在大事情的处理上还是比王允高明了许多。
    在二人东西布局的同时,也没忘记再次给自己加官进爵。
    公元192年的9月,李傕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假节;郭汜升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为骠骑将军,皆封侯。李傕、郭汜、樊稠筦朝政,张济出屯弘农。
    至此,和董卓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李傕、郭汜便把西凉军将领封为朝廷重号将军,从此,像王允那样的文臣全部被甩到一边,便再也没有翻身之日。
    当然,现在的朝廷之中,还有一个人处于高位,那就是已经被扶上太尉之位的皇甫嵩。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明,李傕、郭汜只所以刚入长安时重用皇甫嵩,只不过是稳定时局的一个摆设,在公元192年的12月,李郭二人把皇甫嵩从太尉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换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周忠上台。
    皇甫嵩被罢官,便标致着李傕、郭汜二人已经完成了对东汉朝廷的控制,如果说,董卓控制下的东汉朝廷还是一个以军人为主导的具有严重军政府色彩的政体的话,那么李傕、郭汜二人控制的东汉朝廷便是彻头彻尾的军政府。从此,他们二人便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了。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会错以为董卓和李傕、郭汜控制朝廷的时间非常短,基本上是刚掌握大权就被杀掉或者推翻了。
    但如前文所述,其实董卓从洛阳到长安,把持朝廷的时间长达两年零七八个月,只比美国一届总统的任期少一点。
    而李傕、郭汜二人把持朝政的时间,从公元192年六月入长安,到公元195年七月汉献帝车驾出长安东归,事实上李郭二人控制朝廷的时间长达三年还多,比董卓主政的时间还长。
    所以李傕、郭汜二人的历史形像,未必就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如此不堪,否则也不会把持朝政如此之久。
    事实上,李傕不仅仅是一个将领,还可能是个颇通文墨的儒将,要不然也不会被董卓作为使者派去和孙坚和亲。
    至于郭汜,历史记载同样非常之少,但是和李傕同时作为西凉军团“少壮派”的后起之秀,他们在当时还是颇有名声的。
    比如在孙坚击败胡轸、吕布,斩杀华雄之后,董卓感慨说关东诸侯不堪一击,但孙坚很不好对付,而侍中刘艾却不以为意。
    《山阳公载记》记载:“艾曰:坚虽时见计,故自不如李傕、郭汜。”
    《后汉纪》也记载:“艾曰:坚用兵不如李傕、郭汜。”
    可见,能成为新一代西凉军团的领袖人物,李傕、郭汜绝对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有勇无谋之辈。
    李傕、郭汜二人打仗虽然厉害,但是革命成功后,能不能在长安的声色犬马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呢?
    这个后面再说,但不管怎么说,东汉朝廷已经在他们和贾诩的领导下又再次在风雨飘摇中维持了下来,在李傕和郭汜的西凉军团重新占领长安之际,我们再来看看关东的“国之青年”们又怎么样了。
    在长安变乱之际,最先获得发展机遇的是曹操。
    前文已经提过,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侵扰兗州,杀死了兖州刺史刘岱。
    这个刘岱曾经杀死袁绍的得力盟友东郡太守桥瑁,到这里竟死于黄巾军之手,基本上也是汉末大豪中的一个特例,因为被黄巾军杀死的大豪实在没几个,刘岱之死,要么说明他军事能力欠佳,要么说明他的军队没有战斗力,总之不是超一流的牛人。
    刘岱死了之后兗州刺史的位置就空了下来,这个时候在陈宫的建议和游说下,关东十三路诸侯之一的鲍信派人迎曹操为兗州刺史,至此,曹操也第一次成为刺史这样最高级别的地方官,再次扩大了自己的地盘。
    但是,曹操虽然有幸成为兗州刺史,但兗州还被黄巾军攻打,于是曹操率部和黄巾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白天打完了晚上接着打,史称“操抚循激励,明设赏罚,承间设奇,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遂退走。”
    但是在这次大战之中,曹操也损失了一员重要的盟友,即屡次为他出谋划策的济北相鲍信。
    鲍信战死后,连尸体都他找着,让曹操痛不欲生,史载“鲍信战死,操购求其丧不得,乃刻木如信状,祭而哭焉。”
    至此,关东讨董的十三路诸侯之一,官位最小的济北相鲍信也黯然死去,他开始是袁绍的人,后来转而和曹操结盟,可以说是在曹操最艰难的时候给予曹操信心的人,我相信曹操和鲍信之间也是有真正的友谊的,才会在鲍信战死后如此伤心。
    但是,我们要提出的是,鲍信的死,对曹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原因就是鲍信的功劳太大了,如果没有鲍信,曹操很难成为兗州刺史并拥有一块兵精粮足的根据地,而且鲍信说到底也是当时关东十三路诸侯之一,地位和一般人不大一样,如果以后鲍信和曹操之间出矛盾,又势必会两败俱伤。
    我想曹操对鲍信之死如此伤心,亦未必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和庆幸。
    曹操坐上了兗州刺史的宝座,但是当时王允控制的朝廷并不答应,派了一个叫金尚的人来接替刘岱做兗州刺史。
    这个金尚字元休,和王允差不多,是很有名声的文人,与同郡韦休甫(一作甫休,指韦端)、第五文休(指第五巡)俱著名,号为三休。
    在兵荒马乱之际,派一介文人来当兗州刺史,我不得不说,这是个相当扯淡的人事任命,大概也只有书呆子王允干得出来。
    当然,曹操根本没根朝廷客气,直接带兵把金尚一顿猛打,金尚没办法和曹操讲理,只好跑去投奔袁术了。
    曹操的好运还不止于此,当黄巾军败退后,曹操率兵一直追至济北,就是鲍信当相国的这个地方,黄巾军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了,于是只好全部投降曹操。
    《资治通鉴》记载:曹操追黄巾至济北,悉降之,得戎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青州兵。
    一直到这个时候,曹操才真正以兗州为根据地,打造出一支兵动天下的青州兵,正是这支青州兵,成了曹操真正的王牌部队。
    拿下了兗州,曹操已经今非昔比,可以和袁绍、袁术、刘表这样的大豪平起平坐了,但是要成就大事,不但要有势力,还要有清晰的战略思想,袁绍在拿下冀州时有沮授上了一个“隆中对”,曹操也很幸运,在大事初成的时候,也有一个聪明人给他上了一个毛玠版的“隆中对”。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家。
    从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得天子之位之后,后人便总结出一个规律,一个人要想成功,要获得三种人的帮助,即萧何、张良、韩信这三类人。
    正常来说,张良和韩信这样的人最容易获得名声,因为他们做的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和两军对阵冲锋陷阵的事情,但是刘邦自己也说,萧何的功劳比普通将士都高,因为萧何是“功人”,其他人是“功狗”。
    所以我认为,刘邦的三架马车,其实是缺一不可,而毛玠之于曹操,大概可以算是萧何一类的幕后人物。
    毛玠在青年时期就在县里当了小官,以清正廉名著称,当时兵荒马乱,他便想去荆州避乱。但在路上又听说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
    鲁阳当时还是袁术的地盘,毛玠大概又想去投袁术,但是估计袁术他也没看上,后来曹操担任兗州刺史之后,也听说了毛玠的大名,便把毛玠请来坐了治中从事,这已经是刺史府中最高级的属官了。
    既然蒙曹操如此重用,毛玠也投桃报李,给曹操上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针。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阳谋三国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cffo/oqkscao.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