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中原刀兵 第75章 魔高一丈:刘虞兵败被擒

小说:阳谋三国  作者:吴越贱客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阳谋三国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cffo/oqkscc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刘虞聚集了十万大军,正要将公孙瓒一举荡平,但是在大军开动前夕,有一个人对他不要出兵,这个人是他的从事代郡人程绪。
    程绪说:“公孙瓒虽然有罪,但是罪名还未彰显。大人您不先向派使者宣读他的罪过让他改正就真接派大军去征讨,这样兵起萧墙,对国家可是大大地不利。再说了,就算我们出兵,胜负还很难说,不如我们先不要出兵,而是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公孙瓒在我们十万大军的兵威之下,肯定会因为害怕大祸而来向您谢罪,这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策啊!”
    我读到这一段,觉得程绪说的非常有道理。
    首先,公孙瓒虽然有很多罪过,但这些罪过都是说大就大,说小也小,不错,公孙瓒是军纪不严明,经常抢一村烧一店,但这种事情在乱世的军阀眼里,根本就不是个事,公孙瓒的军纪再差也还比董卓和李傕、郭汜的军队要好一些。单凭这些事,是不值得刘虞发十万大军去攻打的。所以程绪认为刘虞这样出兵,短期会得到支持,但是天长日久下来,老百姓不一定会支持。
    再者,公孙瓒虽然狂妄不法,但是他毕竟没有先对刘虞拔刀,而公孙瓒不管怎么说还是朝廷的奋武将军,在对乌桓和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战争中立下赫赫威名,也算是保土有功,刘虞率先下手其实于理有亏。
    第三,就是程绪和魏攸一致担心过的问题,就是公孙瓒凶名在外,那是见了玉皇大帝都敢捅两刀的亡命徒,袁绍怎么样,贵为关东诸侯盟主,可是公孙瓒就敢虎口拔牙,不论胜败,当时普天之下,敢跟袁绍明着干的有几个?就是魏武大帝曹操当时也是躲着袁绍走不是?从这种情况来分析,再加上兵贵精而不在多,刘虞虽然有十万大军,但是不一定能打胜。
    基于以上种种考虑,程绪认为刘虞应该集众军而不战,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换句话来说,即使刘虞现在不出兵,公孙瓒听闻动静也坐不住,到时候可能会主动来打刘虞,这时候刘虞就是正当防卫,就占据到了舆论的上风。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分析有问题,觉得刘虞如果不先出兵就会丧失战场的主动权。
    我想说,这种说法也不一定正确。
    就拿二战时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来说,日本也是怕错失战机,所以先下手为强。
    结果又怎么样呢?!
    即使日本取得了辉煌的阶段性胜利,可是从此以后日本失去了舆论支持,逐渐成了世界人民的公敌,早在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舆论,其实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不论古今中外。
    但是忠言逆耳。
    刘虞不仅没有听从程绪的建议,还以阻挠出兵,惑乱军心的罪名将程绪推出斩首。
    顷刻之间,程绪的人头已经血淋淋地摆在了刘虞和幽州军将面前。
    好心地帮刘虞出主意,却掉了脑袋。
    而刘虞还是历史上名声上佳的“明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想程绪可能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前面有魏攸也这样劝过刘虞,刘虞就能听从罢兵,而他一建议就要掉脑袋呢?
    虽然杀程绪一事可能是刘虞一生之中的污点,但是我仍然不打算“为尊者讳”。
    我认为,刘虞之所以要杀程绪,倒不是程绪说错了什么,而是他要借程绪的脑袋立威,而且此时的刘虞,因为统领十万大军,内心已经失去了平静,简单地说,此时的刘虞已经处于半疯狂状态,所以再做出点什么出格的事都能理解。
    众所周知,一个平时文静内向的男生一旦迷上了网络游戏,到了虚拟世界里,可能就会变成持刀见人就砍的凶徒,历史上很多军人都以拜将封侯为最高奋斗目标,这也是李广为什么会自杀的终极原因。
    其中关节何在?
    不外乎封侯拜将之后就能率领千军万马纵横沙场攻城拔寨笑傲千古。
    所以战争是一种艺术,而作为领兵大将,那种掌握无数人生死的感觉就基本上如同上帝了,又是何等的荣耀,简直让人想想就兴奋地颤抖。
    惟有名将,才能在统率千军万马的时候还理智平静地一如常人。
    刘虞不是名将,他率领的也不是万人军队,而是十万人左右的庞大兵团,你让他如何能不兴奋到疯狂?!
    试想一下,就包括袁绍、公孙瓒和先前的董卓、孙坚、袁术、刘表,这些东汉三国之际的大佬,又有哪一个在公元193年能一声令下就召集十万大军?!
    没有人能做到,只有刘虞能!
    所以刘虞也被短暂而华丽的庞大军队迷惑了,他可能以为他真的已经可以率领这支军队所向无敌,既然如此,又何必在乎一个小小的书生从事的话呢?
    算了,就拿他的脑袋立威,我连自己的亲信都杀了,看以后还有谁敢违抗我的将令!
    再次声明,以上论述完全是个人推断,但是我觉得这是比较合理的推断,否则很难解释刘虞这样一个谦谦君子为何会对帐下的自己人挥起屠刀。
    如果刘虞的心理被我不幸言中,我仍然要说,一敌未获,先斩大将,而且斩之无名,刘虞仍然犯了兵家大忌。
    最近网上很多人在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
    我一直认为,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必然有一条“临阵换将”。
    在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发生的“己巳之变”中,袁崇焕从宁锦防线率师回防,却在北京城下被崇祯帝召入囚禁,导致祖大寿率关宁铁骑临阵脱逃,差点导致明朝一举亡国。
    我一直想不通崇祯帝为何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将袁崇焕拿下,他真的中了清军的反间之计?!
    很多人说没有。
    没有的话为何临阵擒将,差点提前十五年成亡国之君?!
    想不通。
    结论就是崇祯帝举措失当,最终成为亡国之君也怨不得别人。
    闲话不提。
    刘虞在错杀程绪之后,大概自己也有点后悔,就又下了一个很奇怪的军令:不要杀伤无辜的人,我们这次出兵,只是要杀公孙瓒一人而已。
    刘虞的这条军令堪比春秋时期宋襄公著名的“不重伤、不擒二毛”的军令,也和后来朱允玟的那个不让他有杀叔之名的军令有一拼,都是极端荒谬的做法。
    我同样认为,刘虞既然能威镇北国,将幽州治理地井井有条,还平息了张纯、张举叛乱,本质上来讲他并不是一个无能的人,只是他不是打仗的料,突然成为三军主将,又因大脑兴奋而变得不大理智,才会屡出昏招。
    而且刘虞的这条军令,还可以隐约透露出他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从而矫枉过正,他这种行为是不是想为了以后争夺帝位收买人心呢?
    同样也说不好。但无论如何,刘虞爱民如子的精神值得提倡。
    刘虞的大军出发前夕,又发生了一件不大吉利的事情:他的队伍里出现了内鬼。
    《后汉书·刘虞列传》记载:时,州从事公孙纪者,瓚以同姓厚待遇之。纪知虞谋而夜告瓒。
    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刘虞的军帐里还有公孙瓒的人,这个公孙纪因为和公孙瓒同姓,所以被公孙瓒收买了,在关键时刻给公孙瓒带去了机密军情。
    公孙瓒得到公孙纪的秘报之后,那真是大吃一惊犹如寒冬里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这不是公孙瓒胆小怯战,而是因为现在无战事,他的部队又无粮,都散放到其他地方去了,也就是说,公孙瓒现在身边只要少数的一些亲兵。
    公孙瓒害怕到想挖开东城的城墙出去逃跑。
    但是让公孙瓒惊喜的事情来了。
    刘虞的军队都是匆匆忙忙招集起来的,根本就没有经过训练,战斗力非常稀松平常,而且又在刘虞的严令下爱惜民屋,不敢放火焚烧百姓的房屋,所以打来打去,却攻不进公孙瓒的城墙。
    这种情况让公孙瓒一下子乐了,感情刘虞弄出这么大阵势,其实就是个纸老虎。
    于是公孙瓒挑选了几百名精兵强将,顺着风势放风,然后趁乱冲阵砍杀,三下五除二,刘虞的军队就一溃千里,带着残兵部将向北逃窜,一直逃到居庸县(今北京延庆县附近)。
    刘虞这一败,竟然就一蹶不振,十万大军转眼间灰飞烟灭,令人扼腕叹息。
    这一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刘虞严令士兵不许放火烧人房屋,而公孙瓒则趁风点火,火中取利,一仁一暴形成鲜明对比。这一仗的结果和过程也和华东平原上的曹操和陶谦的战争遥相呼应。
    总之一句话,残暴战胜了仁爱,邪恶战胜了正义。
    虽然历史很无奈,但是也充分说明了一点,在乱世里,老好人是成不了救世主的。
    刘虞败了,公孙瓒当然要乘胜追击,率领大军包围了居庸县。
    公孙瓒只攻打了三天,就攻陷了居庸县城,将刘虞一家老小活捉,押回蓟城。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阳谋三国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cffo/oqkscc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