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辞严义正

小说:穿越杨莲亭  作者:君莫问03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穿越杨莲亭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fkfs/gcsgka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此次秦国第一个皇子满月,有许多外国使者前来送礼道贺,而且许多是提前就到来了。
    毕竟,秦国这个新兴的帝国,表现出的实力和征服力骇人至极。到目前为止,被秦国盯上的国家,不是臣服,就是被灭族了。
    如今这世上,除了一些与世隔绝的蛮荒部落,无国不知秦国的存在和可怕。
    是以,各国都不远万里,派人前来华夏大地,时刻关注着秦国和秦国天帝的一切消息。尤其是那些与秦国疆域接壤临近的国家。早在得知秦国天后有孕之后,各国就早早准备了贺礼。
    一切都因为秦国的强大和征服欲实在是太令各国担忧了,尤其秦国打出了‘天下一统’的旗号万里东征,将当世最强的大明王朝给灭,而且兵锋之强,速度之快,无不令人震惊。就连北京城都没能抵挡住秦军一日的强攻,世上还有哪座城能抗住秦国的征服?
    故而,各国使者趁着秦国第一个皇子的满月的时机,放低了姿态,以道贺为名,抱着几乎相同的想法,来打探消息。在这个喜庆时候,秦国必会以礼相待,最起码的人身安全是绝无问题的。
    不成想,本喜气洋洋的整座城市,竟在夜里忽然就充满了动乱和杀戮。
    当城外出现遇袭信号,令狐冲和仪琳被掳走,杨莲亭孤身追敌之后,城中也进入了最高级警戒,全城搜捕一切可疑人物。
    而那些外来的使节团,自然也是重点盘查和监视的对象,全部被控制了起来。
    作为一国使臣,遭到如此粗暴的对待,自然会有不少人愤愤不平。
    不过。天帝的随身近卫被杀,小姨子和大师兄失踪,天帝本人孤身追敌的情况之下,秦军哪还会跟这些人客气?更别说‘若有反抗,格杀勿论’的命令出自东方不败之口。
    于是,在某个外国使团与秦军产生摩擦。随从护卫不忿而拔刀,因此被就地枪决,直接灭团之后,就没人敢吭声了。
    ………………
    令狐冲和仪琳虽救回来了,但事情可没有因此就立马平静下来,是以杨莲亭和东方不败几人一夜未眠,亲自处理,将此次事件带来的后果将至最小。
    当前最要紧的当然便是将杨莲亭安然无事,大发神威将令狐冲二人救回。逆党尽皆伏诛的事情昭告于世。毕竟杨莲亭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随随便便一个秦国天帝遇袭,重伤难愈,中毒无解的谣言,都可能让整个天下都大乱。
    杨莲亭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没有一个帝王之心,好人是当不了好皇帝的。一个帝王过于善良慈悲,不忍杀人。有时并不是什么好事。
    换了是东方不败遇到这种情况,绝对会在控制住局面的情况之下。故意放出谣言,挖好坑,等着一些人蹦跶起来,不仅是外部的敌人,还有己方内部的一些怀有异心者,无论牵连再广。也要统统埋了!
    事实上,她也是如此建议的。
    只不过杨莲亭不愿如此做罢了!
    他杀的人太多了,直接、间接因他而死的人更多,而在天下一统之前,还有比这更多更多的人等着他下令去杀。他实在是不愿再设下阴谋圈套。挖坑诱杀‘自己人’。
    ………………
    不过,但这次事件却也恶了杨莲亭,给他一个警醒。
    这么多年来,无论私怨,还是国仇,他结下的仇人太多了。很多人想要他的命,但都无处下手,故而,将目标瞄准了他的亲人朋友。会这般打算且付诸行动的,绝不只任我行寥寥数人。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杨莲亭虽有慈悲之心,但他可不是菩萨。做人行事也从来不奉行以德报怨这一套,而是以直报怨,有仇报仇。
    毕竟,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何况是杨莲亭这条巨龙!
    须知,朱佑樘和张皇后名义上还是杨莲亭的义父母,但他们对杨莲亭死咬不放,杨莲亭最后也没对他们手软。朱佑樘暴毙,张皇后发疯,朱厚照国破**,张家族灭绝户,朱宸濠被千刀万剐,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不管是谁,一旦触犯了杨莲亭逆鳞,他必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任我行这一次恶了杨莲亭,让他吃足了教训。
    ‘死道友不死贫道’他做不出,但却做得到‘死仇人不死家人’。
    任我行等人已身死,且任我行被困了十余年,党羽势力都被东方不败给清除的一干二净,眼下只剩任盈盈一个女儿。杨莲亭不会对她下手,但任无疆、王振一系的建文余党,他却是要连根拔起。
    王振是成年后自宫的,王家数十年前就已被抄家灭门,但以他的奸猾,说不定还留有活人。而任无疆这一帮念念不忘复辟的建文帝后人,百年来经营发展的势力想来也不小。
    对于威胁到他家人的敌人,杨莲亭必会收起了自己不该有的仁慈。
    而其他的那一些人,只要不作死就不会死!
    杨莲亭虽没接受东方不败的‘阴谋’,引诱这些人作死,但还有他最擅长也最喜欢用的‘阳谋’。
    堂堂正正的阳谋,将选择权让出去,让他们自己在生存还是毁灭之中二选一!
    这样的情况之下,还有人作死,那就真该死了!
    ………………
    自己儿子的满月酒杨莲亭只是举行家宴,并没接见各国使臣,这会儿,他连夜便让人释放了各国使节团,并安排三日之后接见他们。
    毕竟‘天下一统’他不是说说而已,所指的更不是单单指华夏大地,秦国征伐的脚步不会止步于此。
    东方不败翻阅登记着各国人员和礼物的册子,撇了撇嘴,道:“不但有送宝物的,还有送美女的。啧啧……朝鲜国连他们的公主都送来了。莲弟,艳福不浅噢!”
    闻言,杨莲亭微微一笑,道:“不奇怪!朝鲜素来奉行‘事大主义’,元时,朝鲜前身高丽国靠女人延续国祚。抱了蒙古人的大腿,为了讨好蒙古人,全国上下的处女都要登记在册。元朝灭亡后,李成桂抱了朱元璋的大腿,才有了这李氏朝鲜。而他们讨好明室,拿得出手的也一样只有女人。”说着一顿,继续道:“朝鲜王李怿现在也才二十出头,不久前推翻前任朝鲜王燕山君才得以上位,如今还并无子嗣。上次抗击鞑子。女真人和朝鲜人都看到了大秦的舰队的,大概那时就被吓坏了,如今又见明廷已亡,没有与之共存亡的觉悟,才会决定送个公主来抱我的大腿,既是献媚讨好,估计他也不敢在辈分上占我便宜,送来的公主不是他亲妹妹。就是生得极其出众的宗室女。”
    东方不败看了名单一眼,便嘴角一掀。道:“不出你所料,这慎淑公主确实是朝鲜王的同胞妹妹。那莲弟是否要收下呢?”
    杨莲亭摇头笑道:“我觉得这帮朝鲜人一定没有仔细的打听过,否则他们送什么都不敢送女人。”
    东方不败不解道:“为什么?”
    杨莲亭道:“因为他们不知道堂堂大秦天后其实是个醋坛子。”
    东方不败秀眉一挑,拿出绣花针,冷笑道:“莲弟,我倒是忽然想在你身上刺上一个醋坛子。”
    杨莲亭无奈的一摊手。道:“我上半身已经体无完肤了。”
    东方不败道:“那刺在下半身也是极好的!怎么?要我帮你脱吗?”
    杨莲亭嘴角一搐,而后又笑了笑,道:“安儿醒了,这个点该喂他了。再不过去抱,他就要嚎啕大哭了。”
    东方不败转过头看了看孩子一眼。果然,正是快要哭闹的节奏。随即便回首对杨莲亭一瞪,道:“再有下次,定叫你屁股生花。”
    ………………
    三日后,杨莲亭接见了各国使臣。
    除了部分秦国官员,岳不群、莫大、定静师太、甚至还有千秋宫宫主萧水仙等人亦是被邀请在座。
    除了岳不群这个帝师觉得理所当然之外,其余人都有些莫名,毕竟她们并非秦国之臣。不过,对于一个帝王的邀请,换了达摩、张三丰这等人物亦是不敢轻易推辞。
    以秦国的强大和杨莲亭如此尊贵的身份,眼下这个临时的‘大殿’实是寒酸至极,毕竟杨莲亭没有在此建都的意思,自是不愿浪费财力物力在此建造奢华宫殿。就连东方不败自己都觉得有些丢分,这大殿除了‘大’之外,比她的在黑木崖的‘承德殿’还不如呢!
    当然,若是换了寻常**,各国使臣见了这场面,表里心里或都会有鄙视。
    但是,现在他们觐见的是大秦天帝,一念之间就可决定他们及其身后整个国家命运的存在。入门之后众人便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哪敢还有一丝鄙视?
    不符合杨莲亭身份的岂止这个大殿,令各国使臣觉得更不可思议的是除了端茶递水的侍女,和挺拔直立的持枪侍卫之外,大殿之中竟然每个人都有一个座位,且还都坐着。
    臣子与帝王平起平坐?
    站在最前头的某国使臣看到这一幕顿时一呆!
    当赞礼官宣读该国国名及其官职名字之时,他都差点没能回过神来。随后,当他踏进大殿之时,出现了差点吓得他晕倒的事情。
    唰的一声!
    只见正座与正中最上位置的杨莲亭率先站立起身,而后秦国官员齐唰唰起立,岳不群等不明情况者也齐齐随大众站起身来。
    而后,杨莲亭竟是对着这位外国使者作揖行礼,犹如平时接待朋友一般!大殿众臣也如杨莲亭一样,齐刷刷对着使者作揖行礼。
    而那使者,及其大殿外的各国使臣全都给这一幕吓傻了,瞬间失去了思考能力。
    “噗通!!”
    “参参参……参加……天帝……”
    当那使臣回过魂来时,已是面无血色,立时跪倒在地,砰的一声磕了下头,舌头都打结了。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不论是站在大殿外等候宣名觐见的各国使臣。还是岳不群几人,一时间都惊疑不已。
    杨莲亭笑了笑,道:“使者为何这般?朕已废除朝臣跪拜之礼,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跪先人。而不跪活人。便是寻常百姓见了朕,也无跪拜。”
    那使者愣了愣,但也没敢立时起身,而组织了下语言,回道:“天帝圣明仁德,使臣受宠若惊,今使臣三生有幸,得见天帝陛下神姿,敬畏崇拜之心顿生。难以自控,失了礼仪,还请天帝赎罪。”
    杨莲亭微微一笑,道:“不知者不罪!使者请起!”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杨莲亭要的是革故鼎新,是基于现实而进行变革,绝非是随心所欲的乱插手。
    就如朝臣跪拜之礼。杨莲亭则是以复古为名,推行秦汉之制。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宋朝之前,君臣皆有席座。在桌椅进入朝堂之前,跪拜礼并非后世那般卑微屈辱,君臣皆有一席之地,臣跪君,君也跪臣。那时的跪便是坐。先秦之时,周朝天子及诸侯觐见大臣,是君王先向大臣行礼,而且还是向每个大臣逐一行礼,表示君主礼敬大臣。直到宋太祖搬掉了百官座位,才变成君坐臣立。蒙古人来了之后,就便成跪了。而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并未复古礼,而是沿袭了下来,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也只有奏事者跪,其他人站立。满清之后基本就跪得一个不落了。
    杨莲亭以复古为名废除跪礼,但华夏自古便是礼仪之邦,礼亦不可少。当然,他也不会开历史倒车有椅不坐反跪坐,便同时以古礼繁杂为由,尽皆简化。
    臣拜(非跪拜)君,君也拜臣,民拜官、官也拜民,尽皆以礼相待,平等相处。见上级者要拜,见年长者要拜,而受礼者也必须回礼,否则便是失礼。
    当然,失礼不能违反刑法,为此,杨莲亭又在学校和官员考核项目之中加入一项道德考核,失礼者则德行不足。以切身相关的利益来提示自身积极性,潜移默化所有国民,提升道德素质。
    毕竟,每个国民最起码的道德素质是一个国家文明与否最明显的一面。若是享誉礼仪之邦的同时,却处处失礼、无礼,那真是给先贤祖宗蒙羞。
    这也是他令秦国官员又爱又恨的地方,臣子千方百计来神化他这个天帝,抬高他的身份地方,而他却反过来做这些拖后腿,实叫人感动又无奈。
    ………………
    接下来,在赞礼官宣读之下,各国使臣先后进入大殿,虽然杨莲亭有言在先,但接下来的各个使者却是没有一个敢堂而皇之的受杨莲亭及秦国百官之礼,不论是本身就通晓华夏礼仪的,还是提前就学习过有备而来的,皆是诚惶诚恐的向杨莲亭行了跪拜之礼。
    如此礼待的情况却是让各国使臣安心了不少。
    最起码就目前这情况,秦国天帝和官员看起来还是满喜欢与人为善的。
    不过,有这想法的,基本都是还没被秦国欺负过的。
    那些来自西方的、和秦国天竺大本营疆域接壤的,或是曾在海上被秦国舰队炮轰过的国家使臣对秦国的强势可还是记忆犹新。
    秦国有如此大的改变,那是主政之人换了秦国天帝亲政,在这之前,秦国当家做主的可是个女魔王。传言,某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只因国名念起来绕口被她所不喜,结果后来就成为了秦国的一个行省。
    现在,这个女魔王从公主变成了天妃,正坐在秦国天帝右手边第二个位子之上,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他们。
    那些畏惧陆青青的使者如坐针毡,但都竭力保持着低眉顺眼的样子,连看都不敢去看上她一眼,生怕惹来杀身灭国的无妄之灾。
    杨莲亭今日接见这帮人,自然不是闲着无事找乐子的,也不是借此来满足自己虚弱心的。待得最后一个使者入座。杨莲亭开门见山道:“皇子满月,诸位远道而来祝贺,朕还未谢过。只因只举行家宴,故而当日未曾宴请诸位,却是我大秦怠慢了诸位。”
    闻言,众使臣齐齐连道不敢。对杨莲亭这位天帝的好感又再度上升。
    只不过,杨莲亭接下来的话直接粉碎了他们的念想。
    “朕知道,尔等之中,有真心前来祝贺的,亦有接着祝贺为名,前来打探我大秦虚实动静的。”
    静!!
    杨莲亭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都寂静了下来。
    除了了解杨莲亭的东方不败和陆青青保持着微笑,以及面瘫落尘,万年冰山雪千寻不为所动之外。其余众人尽皆愕然。
    各国使臣更是差点吓瘫了。
    这脸翻得太快了!!
    杨莲亭面无表情道:“朕知道尔等所为何来!明人不做暗事!朕也不怕告诉尔等,好叫尔等知晓……”
    说着,杨莲亭霍然起身,声如洪钟,道:“大秦一统天下的步伐,不会止步神州,大秦一统之志亦绝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有所动摇!!尔等各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臣服。要么灭族!!”
    杨莲亭的霸道和强势,直接令众人呆若木鸡!
    “噗通……噗通……”
    随即。众使臣立时吓得从座位上起身跪了下来。
    这时,白古国(缅甸)使者,其实也是该国储君,颤声道:“白古国愿臣服大秦。”自秦国东征,临近天竺的白古王国就被秦军强势借道而过,现如今国民纷纷逃往秦国。成为秦国国民,而全国上下实际都被秦军所掌控,早已名存实亡。
    与白古国国情差不多的几个接壤秦国的国家使臣亦是纷纷表示臣服。
    朝鲜国使臣亦是不甘人后,道:“朝鲜国愿奉大秦为宗主国。”臣服大秦,实际上是朝鲜国内已经决定好的了。否则也不会送个真公主来抱大腿了。
    闻言,杨莲亭却是笑道:“朝鲜国使者似乎误会了,或是朕没说清楚。朕要的,是彻彻底底的臣服,而非前代诸朝那般仅仅是名义上的宗主国。”
    此言一出,众使者顿时色变。
    倭国使臣吞了吞口水,硬着头皮,问道:“敢问天帝陛下,如何算是彻彻底底的臣服,莫不是要……”
    杨莲亭一字一句道:“去除王号,并入秦国,实秦法,行秦礼,做秦人!”
    倭国使者激动道:“这……这与亡国灭族何异?”
    杨莲亭冷冷扫了他一眼,道:“你是倭国使臣?据朕所知,现如今你倭国已陷入混战多年,军阀割据,你们所谓的天皇早已成为了傀儡,上任天皇过世四十三天后都未举行葬礼,现任天皇的登基仪式都无力举行,遣你而来实际上是足利义澄。朕所说的,可有错漏?”
    闻言,倭国使者顿时一怔,没想到杨莲亭竟然会对倭国政事如此了如指掌,立时一股不祥之感自心底涌起。
    这时,陆青青撇了撇嘴,不屑道:“天皇?这天,只有一个!区区倭主,亦敢冠之?姐夫,灭了它!”
    秦国的老臣子见惯了,早已见怪不怪,东方不败也只是努了努嘴,倒是岳不群皱眉看了看陆青青,对她插手政事,觉得不喜。
    杨莲亭看了她一眼,摇头苦笑,便看向倭国使者,冷冷道:“倭国可是不臣服?”
    倭国使者一窒,便回道:“此等大事,使臣无法做主。”
    杨莲亭冷笑道:“那好,朕便给你三月时间,三月后见不到你倭国降书,秦国大旗便会插在东瀛的土地之上。”
    倭国使者顿时惊道:“伐无罪之国,岂是君子所为?天帝就不怕此举触怒明神?”
    杨莲亭冷冷道:“战争从无正义可言!若真需要所谓正义的借口,不必朕费神,自有他人准备好光冕堂皇的讨伐檄文和出师之名。但朕不需要,大秦也不需要!一统天下,避免不了战争,但今日之战争,便是为了今后世上永无战争,这便是最正义,也是唯一的理由。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叛逆谋反,杀舅弑母,弑君夺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罪名都背了,还有何罪名能让朕畏惧?”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更别说倭国使者对上的不是普通的兵,而是曾连中三元,才华横溢,如今手握百万雄兵的秦国天帝。让人无语的还是杨莲亭偏偏能扯出极多大道理,却愣是不屑跟你讲道理。
    杨莲亭环视众人,道:“其余诸国,朕给你们半年时间,要么臣服,要么灭族,别无选择!主动臣服者,大秦会优待其国主和后裔子孙。甚至保留原有国号,但原国王必须退位,日后的国王不会再有世袭,也不是终身制,而是你们本国国民选出人选,再由我大秦裁定最终国王,在座的诸位,或是你们的子孙,只要有治国之才,皆有机会为王。”
    为了相对的和平进行一统大业,杨莲亭不介意稍作退步,毕竟这世界太大,真要统一非短时间内所能达成,单单庞大的人口带来的粮食问题,秦国就无法真的应付自如。
    眼下虽画出了大饼,实际他是想偷换概念,犹如广东省改名广东国,省长改称王一般,实际上便是改了称呼,其他的都一样。一个没有独立主权的国,实际上与一个行省没有不同。而明朝的朱姓亲王,空有封地国号,实际上却是被朝廷圈养起来。杨莲亭是想兵不血刃的骗得诸国先行乖乖交出一切权力。
    果不其然,杨莲亭此言一出,众人顿时眼前一亮。毕竟没有谁愿意当亡国奴。
    当然,也不是谁都愿意就此臣服。
    但杨莲亭的机会已经给了,最终选择权并不在他手,有人若要作死,他不介意送他去死。
    这是他的第一个阳谋。
    对此,秦国百官倒是不怎么惊异,虽是意料之外,但仍是情理之中。毕竟杨莲亭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哪怕是当恶人,也会恶得光明正大。
    相比对待外国使臣的强势和霸道,接下来他所决定实施的‘土地国有,平均地权’,才是一颗重磅炸弹。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是非常圣明的一个政策。
    得到最底层,且也是基数最大的平民百姓拥戴支持是显而易见的,估计一旦昭告天下,穷苦百姓必将蹦走相告,邻国各国平民恐怕会出现一次恐怖的大迁徙纷纷涌入秦国。
    但是,目前这个决策对秦国而言,绝对是弊大于利!甚至可说定会动摇到秦国。
    这触动到太多人的利益了,简直是要逼着那些本就不愿归顺秦国,拥有大量土地的统治阶级与秦国势不两立。而天下各地那些未臣服的国王、贵族、领主和大地主,甚至秦国国内的一些人,都有可能因为站在杨莲亭的对立面。
    但,这就是杨莲亭想要的。
    杨莲亭没接受东方不败所建议的来考验臣子下属忠心,但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若是仅仅因为‘土地’,便不能陪他一道走向最后,而要走到他的对立面,那这些人统统属于作死之流。这样的人,还是早死的好!
    当然,杨莲亭没有那么疯狂,在另一方面,他在政策上优待一帮老臣子和军功勋贵,以保国家安定。目前,把持军权的几乎都是他当年一手培养的心腹,兵工厂和火枪兵皆是包括在内,只要这些在手,出再大的乱子,秦国一样能一一平定。更别说真惹得他发狠,他一个人就能一座城一座城的灭过去。(未完待续。。)
    ps:  要大结局了,但最近身体不好,精神萎靡,毫无头绪。
    有什么人或事我忘了,请书友提醒下。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穿越杨莲亭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fkfs/gcsgka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