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反正

小说: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作者:东山小生01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kkqk/figffciq.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1648年(顺治五年、永历二年)正月二十七日,金声桓、王得仁在江西南昌举兵反清。三月十七日,李成栋在广东广州举兵反清。十二月初三,姜瓖、李建泰在山西大同举兵反清。
    他们的行为,在南明历史上有个专用称呼——反正。这里的“反正”不是今天说的语气词,而是一种行为——反清复明。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反清复明呢?
    首先从第一位说起,金声桓,辽东人,起先跟着左良玉混,后来左良玉死了,又跟着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混,再后来左梦庚降清,金声桓也跟着降了清。后来博洛打江西,金声桓也跟着一起,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大的成就是在赣州打败了大学士杨廷麟,事后被封南昌总兵。
    总兵这个官前面介绍过,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不大是因为总兵上面还有巡按,巡按上边有巡抚,巡抚上边有总督,更重要的是,总兵是没有品级的,哪儿有战事,上级命你去哪儿打仗,你就得去。不小是因为总兵的手下也有一帮子人,比如副总兵、守备、参将。而且总兵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工作,只要老实本分,升官不是梦想。比如吴三桂,宁远总兵,最后崇祯给了个平南伯,到了多尔衮那里,更是出手阔绰,直接给了个平西王。
    金声桓也不过分,他有自知之明,当不了“王”,于是向上级提议,想混个“侯”当当。侯爵,也就是伯爵的上一级。说实话,确实不过分,但他的提议被驳回了,最后,只给了个总兵,不能再多了。金声桓很气愤,感觉不公平,于是气愤的金声桓决定造反,他拉拢了两个帮手,第一个就是王得仁。
    王得仁,陕西米脂人,在明末,陕西米脂这个地儿十分出名,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儿出了太多的大腕儿,李自成、高杰都是这儿的名人。
    王得仁最先是跟李自成混的。后来李自成被清军打败,王得仁便抛弃了李自成,投降了清朝。投降后,清廷给王得仁分配了新的工作,而工作地点就在南昌。金声桓是总兵,按照级别来说,金声桓是王得仁的上司,上司邀请你造反,多多少少也该卖点面子。而王得仁之所以造反,倒不是因为清朝的工资开低了,他在李自成手下混得一般,来清朝公司后,也没啥傲人的功绩,想要开高工资自然也就不可能。王得仁造反,只是因为卖金声桓面子。后来王得仁造反失败被抓,清朝问他为什么造反,他只回答了四个字——一念之差。
    唉!早知道这样就不乱来了。
    王得仁是金声桓的第一个帮手,接下来说第二个。
    这第二个,是个退休干部,不管是资历,还是威望,王得仁都不能比,甚至比金声桓本人还厉害。金声桓后来的抗清斗争,全是此人指挥的。这个拥有巨大能量的人,叫姜曰广。
    姜曰广,江西南昌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这个资历确实老,万历年间的进士能活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了,此时的姜曰广六十四岁。弘光时,南京内阁有三个人,史可法、姜曰广、高弘图,史称“南中三贤相”。
    这三人全被马士英排挤,离开了南京。史可法守扬州,战败后殉国。南京失守后,高弘图心灰意冷,于深山中绝食数日而死。三人中只有姜曰广一人活了下来,他回到了老家南昌。
    很多时候,活下来不是苟且,而是为了更悲壮地死去。杨廷麟是这样,陈子龙是这样,姜曰广同样是这样。
    金声桓一系说完了,接下来说第二人——李成栋。
    李成栋,最早跟着高杰混,后来降明,再后来降清,嘉定三屠指挥者,灭了朱聿键、朱聿鐭两兄弟,平定了福建、广东两省,是叛臣里为数不多的为清朝出了如此多力的人。
    李成栋之所以反清,跟金声桓的情况差不多——回报太低了。照李成栋的功劳,清廷给个“王”我觉得都是理所当然,但给的是两广提督。
    提督这个官是清朝的叫法,跟明朝的巡抚很像,但明朝的巡抚是文官,清朝的提督是武官,当然清朝也有巡抚,最著名的就是台湾巡抚刘铭传。但清朝没有以文制武的规矩,所以提督比巡抚的官稍微大那么一点儿,但却不是最大。
    两广提督,放在今天来说就是广西与广东两个省的军长,大家都知道,军长上面还有司令。而相当于省军区司令的官在当时叫总督,明朝有,清朝也有。担任两广总督的人,叫佟养甲。
    佟养甲跟李成栋一起南下,基本上啥也没做,福建是李成栋打下的,广东也是李成栋打下的,佟养甲只有一个任务——守家,顺带鼓鼓掌,加加油。现在,佟养甲成了李成栋的上司。
    因为佟养甲是辽东人,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位堂哥,叫佟养正。这个佟养正势力不是一般的大,同一时代的金声桓、李成栋、包括永历在他面前都是小意思。
    很多人不知道佟养正,这很正常,但佟养正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关系网,我敢保证,这个关系网里面的人大家肯定知道。
    佟养正有个儿子,叫佟图赖,好了,请大家屏住呼吸,因为接下来要出场的这几位,那可是重量级人物。孝康章皇后,顺治皇帝的妃子,康熙皇帝的亲妈,她还有一个身份——佟图赖的女儿。
    这关系似乎不好理,不急,我们慢慢理。顺治皇帝是佟图赖的女婿,康熙皇帝是佟图赖的外孙,佟图赖他爹是佟养正,而佟养正的堂弟,就是佟养甲。佟养甲跟顺治、康熙是什么关系,自己去算吧。
    佟家的势力不是一般的大,后来康熙朝佟国维、雍正朝的隆科多,全是佟家后人。佟养甲的后台虽硬,但李成栋还是不服,于是不服的李成栋决定造反。
    李成栋说完了,我们接着说第三人——姜瓖。
    姜瓖,家族世代为明将,李自成打下宁武关后,大同和宣府的守将投降,当时镇守大同的,正是姜瓖。
    投降李自成后,姜瓖没高兴几个月,因为清军来了。于是姜瓖决定,再换一个老板。多尔衮很够意思,仍让姜瓖继续镇守大同。镇守大同,并不意味着是大同的土皇帝。
    大同是明朝九边之一,这样一处重地,多尔衮是不会轻易交给外人的,真正管大同的,是多尔衮的亲哥,阿济格。
    于是阿济格在大同乱来,具体包括:劫掠百姓,奸淫妇女,杀人放火……姜瓖敢怒不敢言。后来金声桓在南昌反清,李成栋在广州反清,姜瓖觉得机会来了,也于大同高举义旗。
    同样,姜瓖反清也请了一个帮手——李建泰。
    当初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大学士李建泰率军出征,被李自成抓了去,后来李自成被清军打败,李建泰又归降清朝,多尔衮很大方,也给了李建泰同样的官——大学士。但李建泰没干多久就回家了,他的老家就在山西。姜瓖希望,李建泰能帮他,李建泰同意了!
    这三处造反威力很大,波及江西、广东、山西数省。威力最大的,是李成栋的反正。随着李成栋的反正,佟养甲被杀,刚刚划入清朝版图的广东省再次归入南明版图。顺治五年六月初十,李成栋将永历从南宁再次接到了肇庆。
    而金声桓的反正并未带动江西全省,因为金声桓的势力没有李成栋大,只能在南昌一带掀起风波,姜瓖也一样,只能在大同折腾。
    但是,就后果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随着三处反正,一时间永历的气势大盛,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组织抗清,特别是江西、山西,原本已经平息的战火再次死灰复燃。第十一节三度失利
    金声桓知道,要拿下江西,必须打下赣州。这是金先生第二次打赣州,不同的是上一次打的是明朝的赣州,这一次打的是清朝的赣州,上一次成功了,这一次失败了。
    金声桓反正后,清廷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在湖南的势力撤回到了湖北(当时湖南、湖北统称湖广),一旦发现金声桓有动作,立马讨伐。
    不仅如此,清廷也意识到赣州的重要性,派谭泰、何洛会两员清将支援赣州。搞了这么多,只为了一个目标——守住赣州。
    赣州真的这么重要吗?
    非常重要!
    金声桓在南昌,南昌在江西的北边,而赣州在江西的南边,赣州南下,就是广东。也就是说一旦赣州失守,江西、广东、广西将会连成一片,如果这样,对多尔衮来说,一切又白忙活了。
    所以不愿白忙活的多尔衮加大兵力,死守赣州。江西的兵力是加强了,但湖南的兵力却减弱了,这就给了何腾蛟机会。清军刚撤出湖南不久,何腾蛟便开始了行动。
    顺治五年十一月,何腾蛟出兵湖南,攻破永州,收复大片失地。一时间南明军威大振,现在南明版图包括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四川、广东七省,其中湖南、江西并未收复全境。
    接下来何腾蛟打算收复湖南全境,然而一个人挡在了他的面前。
    事实证明,像多尔衮这样聪明的人,对江西用兵,肯定不会忽略湖南的战事,就在何腾蛟出兵的两个月前,多尔衮派出了一个人,专管湖南战场。
    此人就是济尔哈朗。
    此时的济尔哈朗四十九岁,皇太极时期能打的几个——多尔衮领了政,成了领导;豪格被多尔衮害死;多铎得了天花,此时正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代善也垂垂老矣,唯一能打的,也是最能打的,就剩济尔哈朗了。
    顺治六年正月,也就是何腾蛟拿下永州的两个月后,打算进攻长沙。长沙一旦攻下,就可以收复湖南全境。保险起见,何腾蛟亲自前往堵胤锡的忠贞营,打算借助农民军李过的力量,攻下长沙。
    何腾蛟怎么也没想到,正是这个举动,要了自己的命。
    何腾蛟为求稳妥去求兵,这没有错,可问题是他只带了三十人,他的邻居,济尔哈朗正死死盯着他。到达忠贞营后,何腾蛟听说李过出门了,这可真不巧,于是何腾蛟决定追上李过。何腾蛟一路追赶,终于来到了那个宿命的地点——湘潭。
    湘潭,这个地儿在湖南很有名,你知道长沙,应该知道湘潭,你不知道长沙,还是应该知道湘潭。因为湘潭是我们***的老家,曾国藩、彭德怀、齐白石,全是湘潭人,这座城市的名人十分拥挤。
    何腾蛟路过湘潭,追不动了,打算进城休息一会儿。当时的湘潭不像现在,是文化城市、先进城市,当时的湘潭,两个字概括——孤城。所谓孤城,就是没兵没将,何腾蛟还是何腾蛟,光杆司令一个。手下能号召的,也就只有三十人。
    济尔哈朗听说何腾蛟入了湘潭,长沙也不去了,马上回军包围湘潭,抓住了何腾蛟。何腾蛟被俘后,清军劝他投降,何腾蛟破口大骂,死不投降,绝食七日后,被清军杀掉。
    屋漏偏逢连阴雨,坏事儿这东西只要一开头,就会一坏到底。噩耗接着传来,就在何腾蛟被俘的同时,谭泰的援军已经兵临南昌,金声桓不得不放弃进攻赣州,回守南昌。由于等不到援军,顺治六年三月,南昌城破,金声桓、姜曰广投水殉国,王得仁被抓后被杀。
    处理完金声桓后,清征南大将军谭泰南下广东,全力攻打李成栋。说来也奇怪,以前李成栋打南明,基本上是百战百胜,无一败绩,现在打清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毫无还手之力。其中一个次要原因是清军刚解了赣州之围,士气正盛。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李成栋本人,准确来说是李成栋心态的改变,这涉及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我们后面再仔细讲。
    总之,李成栋败了,一败涂地,最后兵败身死。
    大同的姜瓖也独木难支,多尔衮派阿济格来攻,阿济格亮出一个玩意儿,就把姜瓖吓傻了——大炮。事实证明,识时务的人还是有的,比如说杨振威。这个杨振威是姜瓖的部将,面对大炮,他决定投降,并献上自己上司的头颅。对于杨振威的诚意阿济格并未感动,相反他很痛恨,痛恨这些不识时务、跟着姜瓖胡闹的大同人。阿济格入城后,进行了疯狂的屠城,史称“大同之屠”。
    而那位姜瓖的助手,大学士李建泰也不屈被杀。
    从反叛,到被镇压,这场声势浩大的抗清斗争,只持续了不到半年。仅仅几个月后,全部宣告失败。一切,又回到了起点。没有什么成就,没有什么收获,貌似都是徒劳。
    我之所以把这次斗争列为南明第二次抗清高潮,是因为确实有机会翻盘。比如,金声桓是1648年正月二十七日宣布反正。九月多尔衮派出了济尔哈朗,等到十一月何腾蛟才正式对湖南用兵。
    多尔衮在北京,何腾蛟在湖南,消息肯定先传到何腾蛟耳朵里,但是何腾蛟并未立即采取行动。原因是何腾蛟在广西清除清军的残余势力,当时湖南的清军没打进来,但在这之前,广东的李成栋为追击永历,攻下了梧州,后来岭南三忠在后边搞事,李成栋不得不撤回广东,但在广西东边,仍有不少清军,再后来李成栋反正,这群清兵仍不投降,在广西搞独立,何腾蛟首要清除的就是这群人。
    也就是说,在金声桓反正的第一时间,何腾蛟并未立即出兵收复湖南,而是等了十个月才出兵。十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这是何腾蛟的失误,还有一个失误,是李成栋犯下的。
    金声桓攻打赣州时,如果广东的李成栋也随之出兵,这样从南北两面夹击赣州,赣州必下。而赣州一旦攻破,江西将会和广东连成一片,到时候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但李成栋没有,白白错失了一次良机。
    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三个几乎奇迹般地恢复了明朝整个南方的人——金声桓、何腾蛟和李成栋,在1649年春一个月的时间内,戏剧般地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
    不仅如此,1649年底,另一个人的消失让永历觉得天空都黑暗了——堵胤锡。
    堵胤锡是个文臣,却跟何腾蛟、史可法不一样,他拥有名将般的战略眼光,他有胸襟、有气度,他接纳农民军,并与他们吃同样的饭,睡同样的床。为了忠贞营、为了明朝,连年奔走于军旅间,毫无抱怨,也不求回报。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天下太平。终于,连年的奔波累垮了他的身体。
    一个消息的传来更令堵胤锡绝望。
    永历三年(1649)七月,忠贞营的李过于军中病逝。劳累的人是经不起绝望的。十月,堵胤锡积劳成疾,时常吐血。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写了一封遗书,书中仍以国事为念,恨不能死于疆场而命终枕席,立誓死后化作厉鬼杀敌。十一月二十七日,堵胤锡于军旅中病逝,时年四十八岁。三军恸哭,如丧父母。堵胤锡死前,连声叹道:“复楚包胥何向哭?复楚包胥何向哭?”
    春秋时,吴国攻打楚国,楚国大夫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在秦国大殿上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感叹:“楚国虽然无道,但有这样的臣子,怎么可能灭亡呢?”最终出兵击败吴国,帮助楚国复国。
    1649年对于南明来说,是相当不友好的一年,这一年,金声桓、何腾蛟、李成栋、李过、堵胤锡相继去世。
    五位猛人,一年就消失了,历史的天平再一次倾向了清朝。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kkqk/figffciq.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