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战力

小说: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作者:东山小生01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kkqk/figffcka.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明之亡,实亡于党争,这句话已经唠叨了无数遍。天启朝的东林党与阉党,崇祯朝的温体仁,弘光时的马士英,隆武时的郑芝龙,争来争去,只是为了那一样东西——权力。而到头来,得到了权力,又被另一个人夺走了权力,还是一无所有。
    实在没趣!
    到了永历,这一项“伟大”的斗争仍在继续。永历的办公地点虽然经常换,但人却还是那么些人,分为两党。一党叫吴党,另一党叫楚党,这里先介绍楚党。
    楚党骨干包括袁彭年、丁时魁、蒙正发、金堡、刘湘客,号称“五虎”。这五人中,来头最大的属袁彭年。说他来头大,倒不是因为他的后台硬,而是他有一位十分出名的老爹。他的老爹,叫袁中道。如果你不认识袁中道,应该多读点书。我记得中学那会儿,学过一篇课文,老师还特别强调过一个文学知识——公安派。
    在文学史上,公安派的名气很大,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我这种孤陋寡闻的人,关于明清的文学派系,也都还听说过两个,一个是公安派,还有一个是桐城派。
    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号称“公安三袁”。
    袁彭年,正是“第二袁”袁中道的儿子。在“五虎”中,袁彭年号称“虎头”,其他四人的称号也很有意思,什么“虎牙”“虎皮”“虎爪”都有,这些都不用记。“五虎”有一个共同的上司——李成栋。
    接下来介绍吴党。
    关于这个党派,还是先介绍骨干人员吧,说三个——朱天麟、吴贞毓、堵胤锡。
    其实关于这两派,可以给个更简单的定义——凡是跟着永历的,基本上都是吴党,跟李成栋的,都是楚党。相信有人会问,李成栋不也是跟永历的吗?
    大家不要急,听我慢慢道来。
    李成栋反正后,将永历接到了肇庆,在肇庆,除了有永历的势力外,还有李成栋的势力。前面说了,李成栋平定了福建、广东两省,势力不是一般的大。而永历来到广东后,依旧是老大,这毫无疑问,但永历手下的一帮人却与李成栋手下的一帮人开始争权。
    这就是所谓的吴党与楚党。吴党是永历的人,楚党是李成栋留在广东的人,就势力来说,吴党是碾压楚党的。但这种情况,因为一个人的加入,发生了变化。
    此人就是瞿式耜。
    永历的第一任首辅丁魁楚死后,瞿式耜成了首辅的不二人选,后来何腾蛟也死了,军权也落到了瞿式耜身上,瞿式耜独揽军政大权,当首辅的同时还要当督师。瞿式耜之前的身份是广西巡抚,永历当皇帝前的身份是桂王,封地正好在广西,作为永历忠实粉丝的瞿式耜应该属于吴党才是,但偏偏,他加入了楚党。
    这似乎很难理解,但很难理解的事揭开它的神秘面纱,都有一个终极的面貌——利益。
    对瞿式耜来说,他的利益是为了对付两个人——马吉翔和陈邦傅。先介绍第一人,马吉翔。
    马吉翔在南明历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之所以这么牛,一非文韬,二非武略,而是因为他有一项过人之处——口才,通俗讲就是“拍马屁”。后来温体仁的族孙温睿临写了一本书,叫《南疆逸史》,主要记述南明的事儿,其中有一卷传记——《奸佞传》,名列其中的人不多(五个),马吉翔的大名就在其中。关于此人,可以一句话概括:臭名昭著却手握大权,身无长技还活得久。
    读书人出身的瞿式耜自然看不起拍马屁出身的马吉翔,但又不敢随便动他,因为马吉翔拍马屁的对象很特别——永历。
    接下来介绍第二人,陈邦傅。
    陈邦傅,广西军阀,不服管教。瞿式耜之前是广西巡抚,现在守桂林,自然掌管广西全部军务,所以对瞿式耜来说,陈邦傅是一颗必须拔掉的钉子。
    陈邦傅还好,毕竟是个粗人,但马吉翔不一样,此人之所以能活到南明灭亡,成为永历朝最后一位权臣,是因为他除了会拍马屁外,还很聪明。事实证明,在那个风云动荡的时代以及处处暗藏杀机的朝堂,傻子是活不长的。
    瞿式耜是内阁首辅兼军区司令,马吉翔知道,硬斗的话斗不过瞿式耜,他拉拢了一个人,此人正是李成栋。为了对付瞿式耜,马吉翔拉拢李成栋。为了对付马吉翔,瞿式耜拉拢李成栋手下的“五虎”。而瞿式耜拉拢“五虎”的主要原因是他跟“五虎”中的金堡是朋友。当时的瞿式耜在桂林,吴党的堵胤锡在外打仗,由于瞿式耜的支持,“五虎”在争斗中胜出。
    史称“五虎乱政”。
    永历朝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在外的打仗,在内的争斗,反正都没闲着。后来李成栋的败亡很大原因在于此。外面打仗的接二连三的失利,里面倒是斗得热火朝天,混乱的永历王朝不玩完才怪。
    现在是1649年,永历建朝已经三年,相比弘光、隆武已经算久了,要跟绍武比起来,那可真算长命百岁。
    接下来一股新势力的到来,将为永历朝注入新的血液,延长永历寿命十数年。这股新的势力是大西军余部,也就是张献忠的残余部队。张献忠在四川被豪格歼灭后,残余势力投降了明朝,与明军共同抗清。说来也可笑,正是这群读书人看不起的农民军,出力最多、最拼命、最无私地为这个曾经抛弃他们的国家奋斗。
    没有一丝怨言!
    张献忠虽然不比李自成有名,但他留下的人,却比李自成留下的所有人——李过、忠贞营、夔东十三家,甚至比李自成本人,还要有名。撑起南明半边天,为南明续命十几年的,是张献忠的残余部队,准确来说是一个人。
    明末大儒王夫之在他的《永历实录》中写了很多人,列了很多传,但一个传只写一人的,仅有一个。
    这个人不是瞿式耜,瞿式耜的传记里有严起恒;也不是姜曰广,姜曰广的传记里有陈子壮;更不是何腾蛟,何腾蛟的传记里有堵胤锡、章旷、郑古爱、杨锡亿。
    这位有幸单独被王夫之列传的人,叫李定国。
    李定国,陕西人,在明末,陕西绝不是什么好地儿。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万历死去的同一个月,在陕西榆林降生了一个婴儿,他就是李定国。
    李定国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别说读书了,吃饭都成问题。后来陕西大旱,死了很多人,小小年纪的李定国本该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但却见识了这幕人间惨剧。
    崇祯三年,因为吃不起饭,张献忠起兵造反,在榆林,他遇见了李定国,这一年,李定国十岁。李定国加入张献忠,不是为了造反,对于十岁的他来说,造反这个概念太模糊。他之所以加入张献忠,仅是为了一口饭。
    张献忠觉得李定国很有前途,于是将他收为干儿子,他是张献忠的第二个干儿子。像这样的干儿子,张献忠总共收了四个。
    在张献忠的身边,李定国除了填饱肚子外,还尽力学习,这里的学习,只有一个——打仗。张献忠对这个干儿子也很满意,经常亲自教导。对李定国来说,张献忠造不造反都无所谓,他只知道,这个人给了他饭吃,救了他的命,而他,只需要报恩。
    于是李定国在张献忠手下本分工作,十七岁时就跟着张献忠操刀子上战场,很多张献忠攻不下来的城,李定国一出手就拿下了,工作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不仅能力强,李定国的长相和人品也是数一数二。史载:“长八尺,眉目修阔,躯干洪伟,举动有仪度。”一般说,“七尺男儿”就算是仪表堂堂,李定国足足八尺。
    可以这样概括李定国:长得高,长得帅,品行好,有能力(这最重要)。这样一个人,谁不喜欢。
    可以肯定的是,清朝不喜欢!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kkqk/figffcka.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