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郑成功的势力

小说: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作者:东山小生01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kkqk/figffck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郑成功的主要抗清基地是厦门(鼓浪屿),金门是分基地,就这两个岛,拥有南明最强大的军队。从后面南京之战的排场来看,郑成功的军事实力不是一般的雄厚:甲士十七万,铁人八千,战船八千。也就是说,鼎盛时期的郑成功应当有二三十万人。
    几个问题。
    第一,这几十万人吃什么?
    第二,这几十万人找谁拿工资?
    如果你想过这两个问题,说明你很聪明。
    很多人可能这样回答:郑成功是明臣,他手下的人自然也是明朝的臣子,军粮、工资自然找永历要啊。
    这样回答的人,不是没有仔细读我的书,就是故意找碴。事实上,找永历要是不可能的,不是永历不给,而是不现实。
    前面说了,郑成功的势力在福建沿海(厦门),而永历在广西,广东、福建全归清朝管。那时候没有飞机,不能空运,也就是说,从广西到福建沿海,必须过广东、福建等地。但这些地方都归清朝管,不让过。
    永历说:郑老弟,你自给自足吧,我尽力了。对于这个回答,郑成功并不吃惊,因为他知道,从他在厦门安家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自给自足。
    这两个问题我也想过,并找到了答案。这里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军粮问题。细翻史料后其实不难发现,郑成功的军粮主要来自一个地方——潮州。
    潮州,位于广东,是个不起眼的小地,但作用却很大。当时粤南、粤东的粮食基本上就两个地方供应,一个潮州,还有一个惠州。特别是潮州,被誉为“粤南大粮仓”。而郑成功就看上了这样一块地儿。
    攻潮州看似没问题,实际问题非常大。就在郑成功磨刀霍霍准备攻打潮州时,接到一个消息:广东的清军头头李成栋反正了。郑成功是明臣,李成栋反正后也是明臣。再打潮州,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了。
    打不打?
    打!
    因为要吃饭。
    潮州之战有很多说法,像什么郑成功看到了潮州的价值,不经思考,一阵乱搞,窝里斗,给了清军可乘之机。因此,潮州之战成了郑成功一生的污点(不是唯一)。首先我申明,我不是什么郑成功粉,也不为他辩解什么,我只想说点事实。上面那段话,说给了清军可乘之机是对的,说郑成功不经思考,一阵乱搞,是错的。其实郑成功在打潮州这个问题上是考虑了很多的。《从征实录》记载了郑成功说的这样一句话:“我亦思之,但潮邑属明,未忍为也。”潮州属明,郑成功知道,但是还是要打,因为吃不起饭。
    好了,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工资问题。
    郑成功只做了一件事就解决了二十万人的工资问题——做生意。
    郑成功跟他老爸郑芝龙虽然在父子关系上有问题,但郑成功完美地继承了郑芝龙的衣钵。史载:郑氏有五大商行,在京师、苏州、杭州、山东等地,经营财货,以济其用。但注意,这些只是内地商行,而郑成功的主要项目是海上贸易。史载:海外辗转贸易,仍甚裕如。更重要的是,郑成功的弟弟也在接济他。
    郑成功的弟弟叫田川七左卫门。田川氏生了两个儿子,老大郑成功回了福建。老二田川七左卫门留在了日本,主要工作就是做海上贸易。
    啥都缺,就是不缺钱。好了,郑成功军队的吃饭跟工资问题解决了,我们接着讨论郑成功的军事实力。
    大家都知道,郑成功最著名的军队是水军,这也是清军不敢动他的原因。但是在他的麾下,还有一支更著名、战斗力更强的军队——铁甲军。
    不妨想一想,要是郑成功只有一支水师的话,后来如何攻打南京,如何打荷兰人,收复台湾。所以,郑成功麾下肯定有一支实力强劲的陆军,人数不多,八千,当时叫“铁人”,后世称“铁甲军”。
    郑成功六岁前住在日本,对日本的盔甲很有研究,后来经过修改,中日结合,创制了一种新式铠甲——铁甲。
    我专门去研究了明朝铠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锁子甲、棉甲与山文甲,其中锁子甲与棉甲最为盛行。
    锁子甲是由许多铁锁片拴紧而成的一种铠甲,防护性强,透气性好,而且不重(二三十斤),但成本比较高。
    棉甲,顾名思义,肯定是棉制品,很多人就要问了,穿这个上战场不是找死么?请听我说完,我是很佩服设计这种铠甲的人。棉甲,并不是纯粹的棉制品,它外面是棉,里面镶嵌一些铁片,用于保护要害部位,只要不是什么加农炮、火箭筒,一般的火器打在身上都死不了。后来还有人创新,将棉甲设计为三层,最里面是棉,中间是铁片,外面是棉,不仅穿着舒服,还保暖,更重要的是成本还低。佩服,真心佩服。
    相比于锁子甲与棉甲,接下来要介绍的山文甲就很冷门了,山文甲的甲片多为“山”字形金属片,胸口还配了护心镜,总体看来,山文甲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帅。但山文甲并不是中看不中用,它的防护能力也是一等一的强。但有个缺点,成本非常高,一般来说,能穿这种盔甲的大多是亲军贵胄。
    在结合中日盔甲文化后,郑成功搞了一个新样式——铁甲。
    后来在台湾吃过铁甲军苦头的荷兰人记载道:敌人的士兵使用各种各样的武器。一些士兵背上挎着弓和箭;另外一些除了左臂一块盾牌、右手一把利剑外,什么都没有;而许多士兵双手都挥动着令人生畏的战剑,剑足足有半人长。每个士兵的上身都穿一件铁甲来护身,就像屋顶的瓦片环环相扣。他们的手臂和大腿是裸露的。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穿铁甲,作战能力与保护能力确实是提高了,但是却大大降低了机动力。当时有个叫王秀奇的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战胜不能追赶,战败则难收退。
    郑成功的部将甘辉建议:“岳家军多自负带,我朝戚南塘(戚继光)令兵卒两脚股负沙操练,岂畏重耶?要在捡练得法耳!”
    准确来说这是一条不是建议的建议,简而言之,就是先让士兵超负荷训练,什么时候适应这个重量,什么时候上战场。要练无敌之师,就得魔鬼方法,郑成功选择了一条最笨,却是最实在的路。
    关于铁甲军的选拔和训练很有意思,我查到了两个记录版本。
    《从征实录》记载:选人的第一标准是雄壮强健;其次,分为上、中两等,中等选而又选。另外摆了一个三百斤的石头在演武亭前。注意,这不是让你坐的,而是让你提的。对,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提不起怎么办?提不起的即使选到了上等,也不能录用。录用以后,每天早晚穿戴披挂训练两次。
    《海纪辑要》记载:郑成功练兵,在演武亭前摆了一个石狮,不重,五百斤(以石狮五百斤为的)。能举起来的,拨入左右虎卫亲军,全戴铁面,穿铁裙,配斩马大刀,带弓箭。
    好了,搞了这么多,到此,如果你都做到了,那么恭喜你,获得新称号——铁人。
    有时候我看到这些,觉得很有意思。这个三百斤、五百斤有多重,我没个概念,后来我去搜了一下男子举重世界纪录,发现最能举的也不过两百来斤,你说他天生神力,举重达人,硬能举三百斤我能勉强相信。但这个五百斤……
    从1646年到1650年,郑成功用了四年的时间,在东南沿海发展成为稳定且非常强大的势力。1650年,鲁王朱以海前来依附郑成功,被安置在金门。
    郑成功跟鲁王是有矛盾的。
    郑成功认的是隆武,而鲁王跟隆武闹过,自然不得郑成功待见。虽然当时隆武已经死了,郑成功还是不认鲁王。但鲁王毕竟姓“朱”,来了郑成功的地盘,郑成功不认归不认,但必须养着,要是少了两斤肉,小心朱元璋从地里爬起来。
    郑成功是个传奇人物,民族英雄,流芳千古,万古长青,不得了、了不得。起先,我也这样认为。后来,我改变了看法。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kkqk/figffck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