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磨盘山血战

小说: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作者:东山小生01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kkqk/figffcms.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多尼兵分三路的消息传来,整个永历朝廷除了绝望外基本没什么其他情绪。孙可望降清,刘文秀病死,唯一能指望的只有李定国。
    绝望归绝望,抵抗还是要有的,此时的李定国正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抵抗。
    李定国命冯双礼守关岭,祁三升守公鸡背,二人相互呼应,阻击多尼主力。命李成爵、张先壁阻击赵布泰。命白文选守七星关,阻击吴三桂。
    清军势头太盛,要歼灭是痴人说梦,靠谱点的只有守。而守是守不住的,云南就这一块小地方,人就那么多,死一个就少一个,清军不一样,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四川、贵州、广西调来援军。
    失守,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最重要的一点,是用这争取来的一点儿时间做出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怎么办呢?
    刘文秀死前建议:如果云南守不住,请永历去四川,会合川东的夔东十三家。此时不利的消息就如电报一样,一次次向李定国发来——北线吴三桂已经越过七星关。南线赵布泰已经占领安龙、黄草坝!
    清军入滇已成定局!
    李定国不得已下令烧毁北盘江上的铁索桥,下令全军撤回云南,留冯双礼断后。
    这只是在拖延时间!
    见索桥被毁,多尼下令:砍伐树木,制成竹筏,就算是游,也要游过去。
    李定国用这一点儿时间,下令:全军收拾行李,准备入川。这次搬家可谓是永历有生之年规模最大的一次搬家,这次搬家除了皇帝大臣外,还有百姓。
    在明末,最倒霉的一块地是陕西,因为这儿不仅经常闹旱灾、蝗灾,高迎祥、李自成还在这儿折腾,可谓民不聊生。当时,如果你出生在陕西,只能自认倒霉。但如果你运气好,投对了胎,生在云南,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外面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云南在沐天波、孙可望等人的治理下欣欣向荣,这地方环境好,绿化好,百姓安居乐业。当时的云南百姓过的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当清军的战火烧到云南的消息传到百姓的耳朵里时,人心惶惶,云南百姓表示,只跟沐天波。
    沐氏家族在大明公司混了两百多年,自然是认朱老板的,所以沐天波跟永历。于是云南的百姓、大臣、士兵纷纷收拾行李,准备入川。准备到一半的时候,接到消息:不去四川了。发出这一条命令的是李定国,不错,他变卦了。令他变卦的人,叫马吉翔。
    在我们看来,要是没有利益的事儿,马先生是打死也不会做的。以下是马先生拒绝入蜀的原因:
    “若移跸蜀中,则文安之必来迎驾,此老非扶、雷之比,我安能不避贤路乎?”
    解释一下这句话,首先马先生认为,若入蜀,文安之就一定会来接驾。文安之是谁?内阁大学士,现在督军四川,在马先生看来,这个文老头比扶纲和雷跃龙(内阁成员)更难搞定。
    说白了,如果去四川,文安之就有接驾之功,更重要的是这个文老头从来不会买马吉翔的账,到时候马吉翔独揽朝纲的梦想就会破灭。
    出于这种想法,马吉翔拒绝入蜀。但马先生说了不算,现在说了算的是李定国。马吉翔决定,说服李定国!
    马吉翔实在很聪明,连李定国可能拒绝他的情况都想到了,为此,他精心准备了一套说辞。
    字数略多,就不搬原句了,给大家说说主要内容。
    “如果将军执意入蜀,陛下刚刚吃了败仗,没准夔东十三家会给陛下白眼看。更重要的,假如夔东十三家收复了荆襄之地,李来亨、郝摇旗免不了封王,这样又多了两个人和你平起平坐。”
    李定国一听,脸色一变,随后下令:全军放弃入蜀,撤往滇西。对于马吉翔这个人,我已经无话可说。
    顺治十六年正月初三,清军未遇抵抗就占领了昆明。初四,永历跑到了永昌。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跟着永历跑到了滇西。事实证明,有眼光的人还是有的。
    李定国放弃昆明后,庆阳王冯双礼、武功伯王会、广平伯陈建、延安王艾承业(艾能奇儿子),率众向四川转移。这些人还是觉得联合夔东十三家靠谱,他们都有同样的身份——刘文秀的部下。不过很可惜,李定国西撤带走了主力,这支入蜀的军队心灰意冷,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最终部下狄三品叛变,冯双礼无奈率众降清。
    昆明的失陷标志着在这场角逐中,永历已经失败了。
    三百年前,朱元璋以南京为中心,四处征战,最终据有天下,何等威风!三百年后,他的子孙被人从北方赶到南方,从广东赶到云南,何等悲哀!
    现在还能去哪儿呢?无处可去了。
    最后一战!
    此时的李定国仍然没有放弃,即使只剩一兵一卒,也要战斗到最后。他积极地部署这场战斗,这场他有生之年最后的战斗,他选择的地点是磨盘山。
    不管胜负,结束这一切吧!李定国料定清军占领昆明后必定来追,便在磨盘山设下了埋伏。李定国的对手,是清朝最能打,也是唯一能打的人——吴三桂。
    在吴三桂看来,南明军队不堪一击,他根本不会想到有人还会组织抵抗。
    在大理击败白文选后,吴三桂来到了那个宿命的地点——磨盘山。李定国手里只有六千人,这六千人是南明最后的精锐。而吴三桂,有三万人。
    为了招待吴三桂,李定国在磨盘山设下了三重埋伏,每重两千人。吴三桂进去了!眼看进入了一伏,进入了二伏……如果吴三桂进入三伏,估计康熙是要来感谢李定国的,如此就没了后来三藩之乱这档子事儿了。
    进入二伏后,变故发生了!时任永历朝光禄寺少卿的卢桂生叛变,显然,他并不看好这个计划。卢桂生投敌后,将李定国的老底托出,吴三桂惊出一身冷汗,只说了一句话:
    “要不是你,我几乎命丧于此。”
    计划失败!
    在即将进入三伏时,吴三桂命全军撤出包围圈,李定国眼看功败垂成,只得率军杀来。虽说吴三桂没有进入最深的一重埋伏,但还是不好脱身,面对四起的明军,清军大乱。但吴三桂不愧为名将,在混乱的局势中,为了稳住局面,立马斩杀了乱跑的士兵,随后下令:“边打边撤,切不可自乱阵脚!”最后,吴三桂安全撤了出来,清点人数,三万人,少了一万人。
    李定国也不是大获全胜,由于卢桂生的背叛,计划失败,李定国的六千人折了四千人。
    这场战役打得十分惨烈,毕竟是名将对名将,清方死了一个旗主,多波罗(赵布泰侄子)战死,祖泽润(祖大寿儿子)战死,叫得上名字的将领死了不计其数。但明显,明方损失更重一点儿,本来就只有那么一点儿人,这么一搞,折了一大半,虽说赢了,也是惨胜。
    这场战斗史称“磨盘山血战”,作为李定国最后的绝唱,它将永远载入史册!此战以后,李定国再无抗清的资本,此时云南大片地区已失,永历无处可待,为了活命,他选择了出国——去缅甸。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kkqk/figffcms.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