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抗旨

小说:知宋事  作者:九品莲台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知宋事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ocig/fiqgccko.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当务之急,当然是信用的建立。
    后世有人说过,现代经济实质上就是信用经济,崇简深以为然。
    信用崩塌,留下来的,就是一地鸡毛。
    有了信用,才有现代金融业。
    那谁的信用最好?当然是政府啊,它代表的可是国家信用。
    在后世,金融体系的建立,背后靠的还是国家信用,某国的联邦储备系统,虽说是私人银行组建,同样不可能离开国家信用的背书。
    同样是这个某国,它的货币能成为世界货币,靠的还是一家独大的国力支撑起来的信用。
    “你们回到南方,让钱惟濬给你们一个官办的牌子。要把钱票搞起来啊,让南来北往的商贩都不用背着沉重的铜钱闯天下。先在大宋境内把这兑换搞起来,跟着官家会成立杭州市舶司,要让那里进出的钱都归你们来兑换,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信誉。”
    嘱咐到这里的崇简又道:“今后要跑海贸,你们也不用亲自去了。”
    这两兄弟连忙点头。
    作为精明的商人,他们当然明白,有了这半官方的身份,哪里还需要事事亲为,到时参参股,分分红,就赚得盆满钵满。
    当下,崇简拿出了两封推荐信,把他们打发出了门。
    这两封信,一封是说好的,交给回吴越任节度使的钱惟濬,另一封是交给广州方向的。
    不言而喻,崇简是希望后世的沿海发达地区同时动起来。
    这要求陈氏兄弟绕道广州,专门拜会下那边的军政大佬,以期获得支持。
    广州方面,靖海军节度使朱令赟、驻泊都监刘承珪统军,广州知州兼市舶使谢处玭、广州通判讲市舶司判官潘惟吉主政,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但广州有个特殊处,按照崇简的规划,今后开展海贸,是要军政一起上,所以相关事宜得同时知会两方面。
    陈氏兄弟第二天就动身南下,还未出城,就被叫住了。
    正当两人惶惑时,居然发现钦差仪仗向他们靠拢。
    原来,到广州传旨的内侍和他们同时出行,正好让他们加入了钦差队伍。
    上路一打听,原来是崇简请求调回潘惟吉,被官家应了,传旨内侍就是专程南下宣旨。
    潘惟吉将回朝担任国子监判监事,就是后来的国子监祭酒。
    这个位置看起来好像还不如广州通判手握实权,但从远州调回京城,这在一般人看来,就是走了大运,况且这个判监事可不一般。
    这是国家最高学府的掌舵人,职位清贵自不必说,还因为国子监专门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坐监读书,是一个掌握人脉的好去处。
    可以打造自己的嫡系班底,再不济,也可以灌输自己的理念。
    当然,任何事,都不见得如想象般完美,比如这个国子监,中、高级官员子弟读书多是挂名,数量少不说,平时真正来听课的就更加寥寥。
    潘惟吉到国子监,是崇简极力主张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让博学的小潘去教导即将入学的几个外国朋友。
    当然最终目的不止于此,他在下一盘大棋。
    这棋要走得成功,就得把国子监办好,要下棋,你先得有棋子,还得把棋子摆好。
    本来国子监主官,一般都会安排老成持重的大儒担任,但赵二竟应允了崇简的要求,显然也有自己的考量。
    目前,只要是崇简所求,赵二基本应允,引得众人议论纷纷,觉得恩遇超常,不合规矩。
    但另一方面,他对赵小三又没有真正放弃,那个晋王加开封府尹,怎么看都像是接班人。
    这是个很奇特的现象。
    是尾大不掉无法处理了,还是别有企图。
    帝王心思不好猜錒。
    莫非是养蛊?
    想到这里的崇简不由心中一冷,心想赵二最终的选择莫非是江山,而不是某一个人?
    儿子,兄弟,在亲情面前,雄才大略的帝王可能会有不同于常人的选择。
    而跟随着传旨内侍南下广州的二陈兄弟,也见识了另类的人,以及他另类的处事方式。
    “我在这里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去?”
    听完圣旨的潘惟吉,第一反应不是接过圣旨,而是昂着脑袋反问。
    这一瞬间,也许他想到的不是崇简对自己的关照,而是潘家上上下下的冷漠。
    当然这个上上下下,不包括潘美。
    好吧,我就不再成为你们的累赘了,免得你们时刻提心吊胆。
    “请潘大人慎言,这可是圣旨。”
    在陈氏兄弟目瞪口呆的的注视下,传旨内侍语带威胁地道。
    “呵呵,中贵人远来不易,要不休息两天,再启程复旨?”
    谢处玭见势不妙,插话道。
    相处日久,谢大人是真心喜欢上了这个能干又懂事的副手,此刻见他要担上抗旨的罪名,自然要出面缓解。
    “是啊,你远来是客,就让我尽尽地主之谊吧。”
    刘承珪也发话了,对潘惟吉施以援手。
    刘承珪本是宫中大佬,又曾共掌武德司,一说话,这传旨内侍自然不敢怠慢。
    等谢、刘二人陪着传旨内侍下去了,陈氏兄弟才搭上话来。
    “这里有封信,是三司赵崇简大人带给大人你的。”
    原来,当初他们离开的时候,崇简交代给他们的书信是直接给潘惟吉的,其他人都要通过潘惟吉转交或口头转达。
    在信里,自然谈了请他回来的设想。
    只是在那时,崇简也没想到圣旨会下得那么快,以至于二人还没有沟通。
    “可惜了,这么好的事,怎么不让我来参与。”
    不想潘惟吉看了,连叫可惜。
    他口中所说的好事,自然是是指经营钱庄。
    “大人说笑话,这等低贱营生,怎可劳动大人亲自操刀?”陈仁爽连忙谦逊道。
    确实,大宋虽说立国之初就颁布了《商税则例》,显出少有的对商业重视的态度,但毕竟还是一个科举方兴未艾的社会。
    发展到后来,大宋宰相韩琦公然宣称:东华门外唱名,方算得真好汉。
    这等于宣告,没有在科举中博得好名次,一切都微不足道,别说行商,哪怕是军功,都不足挂齿。
    这就过分了。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知宋事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ocig/fiqgccko.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