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巧了!我也叫刘辩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smgc/fkmmfgqq.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十年有多长?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时光荏苒,但观刘辩这位皇长子,曾经任领渤海太守、被封为渤海王的少年,终是顺利地登基,逐渐成长,最终长成一代名副其实的皇帝,实现了汉室复兴,终使汉天下步入一段盛世时期……
唔~以上,是民间百姓们对他刘辩的说法。
事实上,略有区别。
偌大而明亮的渤海宫殿里,刘辩活成了他的便宜父皇,昔日年轻的太上皇,头戴冕旒,身穿玄色冕服,一如往常,正襟危坐,坐于书案前,不算认真地批阅奏折。
而现任的太上皇刘宏,汉朝上一任皇帝,已于四年前清醒过来,没死,还活着,却也只能永远地躺在榻上,一直虚弱着。
当太上皇刘宏醒后,得知洛阳已不是汉朝都城,长子刘辩继任帝位,竟还迁都,已把南皮城定为国都……唔~其想法是怒是喜,已然不是刘辩所会关注的了。
反正太上皇刘宏和太后何氏、太皇太后董氏,外加董侯刘协、名医曾阿牛,养老的何进,并若干仆役和宫女,一起住在还算辉煌的洛阳行宫,不愁吃喝用度,那就够了。
即使太上皇刘宏拼拼凑凑,从众人嘴里得知当今皇帝陛下的种种措施政令,诸如三年减免税收、五年内鼓励生育,有额外补贴、在南皮新都刻印同一款石经,名曰“光熹石经”、设置“南皮书院”为天下第一书院,广招学子,不分寒门世家……这使大汉天下焕然一新,是谓盛世!
或许太上皇刘宏会后悔当初说出那句“朕观此子,此子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的无心评语,可这不再会令刘辩的内心掀起一丝波澜了。
他早把淡薄亲情的长辈们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求对方能安分守己地养老在洛阳行宫,他会记得定期写信过去,以寄思乡之情。
他很忙。
十年时间,生生把他磨成了“阅读高手”,他已经学会如何在批阅奏折这方面找到乐子:只见他拿过一份文书,翻开,快速地浏览一遍,若能遇到合胃口的,文采非凡的,必会露出一抹笑容,提笔“通过”。
反之,则会撇嘴,打个“驳回”,丢至一角,等待宦官那谁,整理之后,堆放一角,待到次日后,被他拿到正殿前,供臣子们取乐。
是以,大臣们为了不被笑话,当真头秃:每次写奏章的时候,大臣们都会思前想后,合理建议,杜绝趋炎附势和无脑奉承,脚踏实地办实事。
毕竟文笔不够,还能凭借质量过关,一旦无理取闹,例如暗地打小报告,说车骑将军曹操又纳侧室,差点气跑了正室,有损汉室吏员的形象,君不见陛下只有一位皇后?……请求罢黜,以儆效尤、或是骠骑将军袁绍放任家中恶仆借势,鱼肉百姓,必须重罚,但那恶仆却来自袁氏家族,袁绍早就和对方划清界限——
总之,千万不要再盯着那群重臣们的后院搞事了,否则被陛下直接无视还好,就怕他心血来潮,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点名夸奖,那可真是社死了。
宦官那谁,默默地注视自家陛下,很快就目不斜视,恭恭敬敬地侯在那里。
而当官宦那谁总算愿意收回视线,刘辩也扶了扶额,难得休息一下,不禁地想起一件往事:说来他仍是败给了现实——
原本,父皇在任时,重用宦官,并授宦官实权……当然,这是用来对抗朝廷上的世家、豪强出身的大臣们,附加皇子家的外戚,以便达到势力平衡。奈何在他刘辩登基之前,他的大舅舅何进,前任大将军,便着手铲除了所有的宦官们。
惜叹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宫亦不能缺少宦官和宫女。
而有宦官和宫女的服侍,更是皇帝的标配之一。
因此,在他登基之后,他不得不再次选拔一批宦官和宫女,哪怕他尽量地缩减人数了。
并且因有上一任皇帝的前车之鉴,在这以后,他是绝对不会给宦官任何权力。
宦官的作用就只专供皇帝的奴仆,撑死替他收理文书、传达诏令。别的甚么,就没了,反正他坚决不要被对方左右,亦不准对方掌理文书,军权之类,更是想也别想!
正因他视宦官如草芥,以致他一点也不想记得宦官的名字。
故此,就算宦官原本有名字,他也记成了“宦官那谁”。
……好罢,偶尔他会喊出对方的名字。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宦官的威胁解决了,尚有地方的豪强和世家呢?
世家也就罢了,豪强还真得注意。
于是乎,刘辩便立即尝试——
他还清晰地记得那天,他向众大臣们宣布自己的决策:借着大赦天下的势头,和收回“州牧委任”的理由,限制每个州郡的兵力,先从冀州开始!
然后,风风火火的“行动”展开了:冀州约有九座郡城,排除渤海郡,刘辩便派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关羽、张飞、皇甫嵩和卢植这八个人,率领千余军队,前往指定目的地,替他巡逻哪座郡城的兵力超过规定数目了。
接着,对僭越的郡城实施重点打击,先抓头目,后找当地的世家或豪强,视对方知不知情、配不配合的举动,再决定要不要扣上“包庇”的罪名,借机释放佃农、归还田地,还分配房屋——
这一系列的熟悉流程,直令对此不算陌生的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关羽和张飞倒是淡定非常,但对皇甫嵩和卢植这二人而言,就分外新奇了。
还行!
皇甫嵩和卢植并不排斥。
相反地,皇甫嵩和卢植觉得此举甚好。
当冀州宛如耕地一般,被彻底地翻了个天,以致冀州境内的世家和豪强元气大伤,外表看起来冷冷清清,一蹶不振,但却赢得了所有冀州百姓们的拥戴。
废话!
平白不再被世家、豪强霸占田地、还得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田地、房屋,换谁,谁不高兴?——当然,被打击的世家或豪强是不高兴,不过对方已没有还手之力!
顺便提一嘴:大约是打压得太狠了,抄了世家或豪强府邸的曹操、袁绍、刘备等人,或多或少遭到了报复!
有刺客一二三曾经出手暗杀,却均遭到失败,或被反杀,或被关押,沦入苦役,并为冀州的发展贡献了一点点力量。
而有了立足来源的众多冀州百姓们,也趁着良好的气候,积极地种田。
与此同时,商贩们也变多了,频繁来往,各种新鲜有趣的货物,如瓜果、瓷器、茶叶、丝绸、精美饰品接二连三地出现,给冀州的经济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采。
当然,这期间也要保证各郡城的治安,免得黄巾贼兵、歹人之流又死灰复燃。
黄巾贼兵、歹人之流再起,那也无妨!刘辩他有张燕在手。
张燕虽说封侯后,行事低调非常,这却不妨碍张燕继续在收编黄巾残兵的大路上,越走越远——只需刘辩他一句话,张燕亦愿效犬马之劳!
修路、凿河、建书院,尤其是创办“南皮书院”分院、建新房屋、开纸坊、器坊、开辟荒地,以便种植等……当冀州进入相对稳定的恢复时期,刘辩一纸诏书,先任命冀州内的各个郡守或县令,走马上任,警告众吏们不准随意地招兵买马。
再派曹操、刘备、袁召等人前往下一州“并州”,且与并州刺史丁原取得联系,共同再给并州做一次全面的耕地。
就这样照葫芦画瓢,刘辩派遣曹操等人清理一州又一州,足足花了六年,才把十三州大部分都清理干净,只除了益州、凉州和幽州这些偏远州地,因有夷族混居,需要视情况,另行解决。
不提凉州董卓至今带着武将牛辅、董越、段煨、徐荣和胡轸等人,和谋士李儒、贾诩,领兵正与夷族顽强死磕,还一度杀进西域,单说在此期间,凉州还横空出世一员虎将,绰号“锦马超”!另外,益州还要重点说明一下:
当初,汉室宗亲刘焉因见天下大乱,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遂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以及最令刘辩棘手的“州牧委任”政策……总之,刘焉虽说如愿占据益州,却也只维持了几年,已于六年前因背疮迸发而逝世。
如果没有意外,其子应会继领益州牧,使益州处在半独立的状态。
奈何遇上了刘辩。
在益州州刘焉不幸病故后,刘辩果断地派曹操等人前往益州“耕地”,完全不再任命新的益州牧。
如此,“州牧委任”凉了,算是正式落下了帷幕。
而在耕地一州又一州的过程中,刘辩也做出了一定的退让:袁绍和袁术皆是世家出身,是南阳袁氏家族的子弟,而袁氏家族一直定居在豫州……不对!
应该说:大多谋士、奇才、名士等人才们皆来自豫州。所以,当豫州被“耕地”时,世家或豪强们都学乖了,乖乖地配合,乖乖地释放佃农,让怎么做,就怎么做,最大程度保证家族的传承,不被断层——
也因此,除非豫州的世家和豪强铁了心要与刘辩作对,刘辩还真不好削弱对方:对方都交出佃农、归还田地、解散多余的门客、连散财也做了,你还想怎样?
莫要忘记了豫州还有沛国谯县,那还是曹氏、夏侯氏家族的地盘。
对了,对了!神医华佗也在沛国谯县定居。
另一神医张机家在南阳,也算得上是袁绍或袁术的同乡。
……林林总总,看在关系网挺多的份上,只要豫州的世家或豪强愿意配合,主动示弱,向汉室效忠,刘辩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横竖只要不违规就行。
但是,刘辩即使大度地放过豫州的世家或豪强,袁绍仍和家族撕破了脸,被袁氏家族踢出了族谱。具体原因似乎是:
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十分显赫,本就没把皇帝放在眼里……尽管这事只是家族内部达成的观点,袁氏家族表面功夫却挺到位,并没做甚么出格之举。
可是,伴随一州又一州的世家和豪强被清理,袁氏家族终是坐不住了,很不舍得名声和身外之物,便派人私下通知袁绍和袁术,希望对方能手下留情。
袁术答应了。
袁绍却没应。
袁绍冷不丁地摊牌,把此事公布于众,还说公事公办,绝不徇私。
结果就把自家给惹毛了。
豫州耕地完后,袁绍便被家族正式地除名了。
“陛下!”
刘辩的耳边,传来宦官那谁的小心翼翼喊声,喊道:
“左将军诸葛谨求见!”
定了定神,刘辩回过神来,忽又记起一件事来,微微一笑,笑道:“准了!”
刘辩端正姿态,微笑地看着诸葛谨来了。
但见诸葛谨十年后仪表堂堂,温文大方,先朝刘辩行礼,后才起身,满脸喜意道:
“陛下,“南皮书院”的考试结果出来了,可曾看过阿亮的成绩?”
刘辩眨了眨眼,微妙地感慨“南皮书院”的确是十年学制,恰巧是不久前才举办毕业考试……他不由地反问:“你见到了?”
诸葛谨似是想起甚么,眼里含笑,应道:“见到了!阿亮中了“文科状元”。”
刘辩点了点头,耳根子微红,若非顾及自身的形象,他真想抬头看天……嗯~这太尴尬了。
毕竟考试这玩意儿,本就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至少要推后几百年,更别提他把全国考试成绩的前三名次按照“状元”、“榜眼”、“探花”加以区别……
他承认他是剽取了后世的排名称呼,但他都大力地普及纸张和考试了,再借用后世的名次之称,也……没关系罢?
有关系也没用!他是皇帝他最大,他的地盘他做主,没人能指责他!
“这下阿亮该高兴了。”就听诸葛谨用骄傲的口吻说,“阿亮时常抱怨,若非年纪太小,早就入朝,何必苦等十年?更何况……”
“更何况,刘皇叔也隔三差五地拜访诸葛亮小先生,对吗?”刘辩两眼弯弯,意有所指。
话音刚落,又听另一宦官在门外说:“陛下,刘皇叔并关将军、张将军求见!”
“还不快请进来。”刘辩说。
便见刘备脚下生风,带着关羽和张飞,急匆匆地跑来,说道:“陛下,本王听说诸葛小先生考中文科状元,可有此事?……太好了!
陛下!这下你可不能再阻止本王带兵北伐了!夷族卷土重来,犯我大汉,实在罪不容诛,此战本王定要得胜而归!”
看着越活越精力充沛的刘·皇叔·备,刘辩淡定道:“可以是可以,但你不能“管杀不管埋”,击退夷族后,还得派人长期驻守那里,扫尾管理!这事还得交给诸葛亮办理,你若同意,朕……”
“陛下!”诸葛谨黑着脸说,“我家二弟还未及冠,说这些太早了罢?”
刘辩莞尔,事不关己道:“朕可不管,你若不满,就和皇叔说去。”
诸葛谨向刘辩拱手道:“陛下,请容子瑜告退。”
说着,诸葛谨霍然转头,盯向刘备,龇牙道:“刘皇叔,刘皇叔,子瑜有一心事,想与你倾诉,能否出去说话?”
刘备清了清喉咙,还想辩解甚么,却被诸葛谨半威胁半邀请地带走了。
关羽和张飞也不忘记行礼,向刘辩拱手告退,一左一右跟随刘备去了。
目送几人离开,刘辩叹了叹气,还未说甚么,又见一名宫女前来,行礼道:“陛下,皇后已经打点妥当,想问陛下你何时前往“南皮书院”接太子?”
刘辩摸了摸鼻子,顿觉牙疼,叹道:“立刻!你且回去告诉唐皇后,先去宫门处等朕。”
“喏。”宫女款款退下。
而刘辩,则慢慢地起身,一边烦恼起儿子非要提前入学,一边又担心儿子今后的成绩——儿子人小志向却不小,几天前得知诸葛亮高中文科状元,扬言十年后,要得个双科状元,即文、武兼备,文武第一!
醒一醒,儿子!为父我根本没开这门综合考试。隔壁家的御厨之女胡阿妹和胡牛壮所生的男娃儿,明显比你更有武状元资质,你且别在武科方面输给对方啊!
刘辩烦恼一会儿,后又笑起:说来他登基半年后,立唐女臣为皇后,又过一年多,喜提当爹,再三年,立了太子,如今已是唐皇后又有身孕,他即将拥有第二个孩子……反观他的两个结义兄长孙策和周瑜呢?
结义兄长孙策和周瑜至今……未娶妻。
好在半年前,孙策和周瑜帮他平定江东一带的世家和豪强后,也迎来了桃花:孙策捎信过来,说两个月前看上一名美人,名叫大乔,想纳为妾。
刚好大乔又有一名貌美妹妹,名叫小乔,亦与结义二哥周瑜互生情愫。
结果两位结义兄长决定一起迎娶这俩姐妹,还筹备婚礼近一年,问他何时参观。
这会子,刘辩掐指一算:哟~按照流程,应该快了。
太好了!
到时,他微服私访,悄悄地溜出皇宫,参加结义兄长们的婚礼,听说是在彭城举办,刚好他能一览南方的山河,应和北方差不多,是太平之世?
听说南方多流河,南方美人多温婉……咳咳~他赶紧打消多余念头,还是专注和皇后唐女臣一起接儿子回宫罢。
现今,儿辈的优渥生活,远比他好多了。
盛世么?是不是指每个人都能活得安定?
他笑了。
——走了!
完结~~撒花!~~
起点!!我对你最大的感想就是:你治好我的双开毛病,我发誓以后一定要单开,除非不在一家写……咳咳~那啥,简单说一下我的完结感想:我本来以为能写到百万字,但我高估自己了!写到最后,我变懒了,甚至浮云了几段剧情,诸如州牧委任收回后,董卓没有起兵进京师,也没有诸侯们讨伐董卓。于是,一系列谋士如郭嘉、贾诩、程昱、戏志才智斗啥的,也就浮云了!袁绍效力主角,心向汉室,好像人设不小心写崩了;最纠结的是我欣赏的诸葛亮他还是娃子,压根只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完结,撒花!!我该写的都写了,虽有不少细节一笔带过了。完结快乐!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巧了!我也叫刘辩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smgc/fkmmfgqq.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