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还不算真正离开,因为家人还在

小说:大成皇朝  作者:三岳山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成皇朝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csaa/fmigsio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不过窦见山认为他的建议是正确的,不能放弃,所以竭力劝说余谋和三皇子。
    窦见山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三皇子和余谋都应该忍辱负重,趁四子的人受挫,趁他们冷静的时候,去向他们展示盟友之心。
    反过来说,如果三子和四子一直争斗下去,这就给了太子各个击破的可能性,是明显有利于太子的不明智抉择,这样的话,三皇子就很难有机会了。
    朱佑光本来是沉思的态度,听窦见山这么分析后,就表态了,支持窦见山的建议。这样一来,窦见山和朱佑光对余谋就成了二比一的情况,余谋就不得不妥协了。
    第二天,六月初四日午后,三皇子带了窦见山去四皇子的“大燕王府”找四皇子商量。
    四皇子和他的人果然跟窦见山猜测的那样,受到了打击,没有了此前的傲气,看见三皇子不计前嫌和降低大哥的身份来握手言和,心里挺感动,也很开心。
    最终,四皇子答应了三皇子的请求,等明后日朝议时,声援严辉。
    不过四皇子一边也提出了交换条件,那就是等严辉做御史大夫后,御史中丞的人选由他们举荐,到时候三皇子的人一样要出来声援。就这么,双方交易完成。
    果然,第二天,六月初五日,宣帝去户部查看了严辉运送上来的银钱无误,龙颜大悦,并召见了严辉,窦见山陪同。
    严辉趁机向宣帝奏说钱庄的事,以他来时的亲身体验来说,说得生动深刻。宣帝听得也就更真切。还说钱庄就如同户部的“泉署”一样,可以不断生财,很值得做。
    宣帝不昏聩,一听即明,采纳了这两个建议,决定召集宰相们,商讨在全国开设官营钱庄和开展众款御灾的事情。
    最后,窦见山说了举荐严辉为御史大夫的建议。宣帝说要跟宰相们通通气,如果没什么大问题,就任命严辉为御史大夫。窦、严二人安心回府,等候第二天的朝会。
    第二天,宣帝果然向宰相们提出来了这个事情。
    宣帝宰相一级的朝臣有尚书令李阳春,尚书右丞焦遂,尚书左丞朱佑光;中书令冯夷,中书舍人曹孝章;门下侍中方正硕,门下侍郎段微。
    以上七人,除了尚书左丞朱佑光是三皇子的人。尚书右丞焦遂是太子妃焦玉清的父亲,中书舍人曹孝章是曹贵妃兄长,也就是太子母亲的大哥。所以,这个两人都是太子党骨干。
    门下侍郎段微的父亲段宏是开国大将军陈伯廉门客,受恩并忠于陈家,同时陈伯廉的孙女陈锦华是四皇子的母妃。所以段微是四皇子的人。
    尚书令李阳春和门下侍中方正硕属于中间派。窦见山是太中大夫,实际上也是宰相一级的官员,所以宣帝跟李阳春他们谈这个事情时,把窦见山带上了。
    窦见山进来后,三皇子一边就有朱佑光和窦见山两人,太子一方有焦遂和曹孝章两人。
    如果四皇子的段微声援三皇子的人,同时李阳春和方正硕保持中立,那么严辉的事情就是三比二,再加上宣帝的支持,就肯定能成了。
    不过,结果有点意外。尚书令李阳春觉得御史大夫职位太高,严辉虽然有功劳,但一下子从州刺史的地方长官升到御史台的朝廷长官,有点太草率了,只怕难以服众。所以李阳春觉得严辉做御史中丞比较好。
    太子的人,也就是焦遂和曹孝章两人,听见这个提议,马上附和,他俩刚才看见段微竟然帮朱佑光和窦见山说话,都有点惊讶,很担心严辉会上位,此时听见李阳春说出来反对意见,很是惊喜,所以立刻附和。
    段微是四皇子的人,始终知道他的立场,听了李阳春的话也觉得把严辉降一格比较好,御史大夫是从一品,高得段微都感到嫉妒,能降他一格确实是更好的结果。
    跟着,门下侍中方正硕也表态了,支持李阳春的提议,显然他也不希望严辉爬得太快。
    宣帝听完,仔细想想,觉得李阳春的提议确实不错,让严辉在副御史的职位上历练一下好像更稳妥。宣帝于是心中欢喜,拍板决定了,命侍官起诏封严辉为御史中丞。
    诏书下来后,窦见山想想,好像也不错,毕竟严辉是他门生,而御史大夫的品阶比窦见山的正二品还高一个品次。
    如果是御史中丞的话,是从二品,比他低一个品次,同时也不影响严辉发挥监察与弹劾的职能,确实也不错。
    跟着,这天午后,窦见山带着这个消息见严辉时,严辉也欢喜,而且并没有感到不满。
    严辉自己也觉得御史大夫位高权重,他真的去做,恐怕会树大招风,而且御史大夫职位空缺,御史中丞的作用就跟御史大夫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御史中丞作为副官有两个人,并不是严辉一个。
    谢过皇恩后,这天晚上,严辉随着窦见山正式去拜见三皇子。
    严辉也不想贪没杨顶天的功劳,况且杨顶天还拜他做恩师和义父了,而且他确实认可杨顶天的才干,想把他带在身边,作为助手或者应变参谋人员。
    毕竟京城权贵满地,形势复杂,朝廷官场波诡云谲,暗潮汹涌,多一个忠实而且能用的人,是多一份保险。
    于是,严辉向窦见山提了杨顶天。又过一天,窦见山和严辉得了面见宣帝的机会,一起把这个事情说了。
    严辉跟宣帝奏说,收纳保险和开设钱庄这两个事情,最初都是杨顶天提出来的,当然不是说“绿柳乡乡正”,而是“长清县县令”。说乡正的话,宣帝可能都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的。
    又加上严辉有意替杨顶天讲好话,还说杨顶天不仅有理财天赋,还有些政治头脑,于是宣帝听完,心中颇为惊奇,说让吏部给杨顶天在朝廷里安排个职位。
    严辉心里欢喜,代杨顶天谢恩。又一天后,吏部的任命书发往长清县。
    信使一人单枪匹马,而且所过驿站都有马匹更换,速度比一般人快,所以六天后,也就是六月十四日,就到长清了。
    接见信使后,才知道是传杨顶天去朝廷觐见皇上谢恩,而后在朝廷户部任金部司的“金部员外郎”。
    信使到的时候,杨顶天正在县衙刑部房查看档案,想看当初龚云飞掌管下的刑部还有没有什么比较严重的贪赃枉法事件。所以信使到的时候,杨顶天很意外,知道自己要升迁去朝廷任职时,心里也惊喜。
    杨顶天记得《大成要典》中的“朝官篇”中有写道,中央朝廷的六部二十四司,每司设长官”郎中”一人,官阶从四品;郎中下面设“员外郎”三人到四人,官阶从五品;员外郎下面设“主事”六到八人,官阶从六品;主事下面设“使者”十到十五人,官阶从七品。其他各部各司的官位、品阶和人数也差不多。
    也就是说,“员外郎”这个职位在各部各司中属于中等偏上的职位,他的上面有各部尚书一人和各司郎中一人而已。所以这个官位是很不错的,而它从五品的品阶也高过杨顶天现在的正六品,而且它还是中央官。
    不过,与杨顶天同为员外郎的至少有三人。去那里打卡上班后,与同僚之间的相处可能也会是个问题。而且杨顶天还关心上面的两个长官——户部尚书和金部司郎中,关心这俩人是什么性子,会不会为难人。
    当然,上任后,除非是清正刚直的上司,否则孝敬一些钱财肯定是必要的。
    跟着消息在县衙传开后,所有官员又震惊了:杨顶天这个上任没有两个月的新县令,竟然一步登天,飞到朝廷去了?
    他这一去,这一个多月来,他在县城里的种种大手笔、大动作,以及已经打开的局面,谁来接盘?
    好消息来得突然,杨顶天心里也有点小紧张。打赏并给信使安排住宿后,杨顶天也没心思查旧账了,旧账即使查出来,也需要很多时间去处理,对他来说根本没可能了。
    杨顶天回家做准备工作,搬家去京城的准备工作。而且杨顶天觉得这个准备工作可能一晚上完成不了,拖家带口的,家口还那么多,京城的路也那么远,怎么能说走就走。
    一阵后,杨顶天叫了晓年,一起回到家里。
    雨菡带着晓月,还有旁看的澜音,正在前院里指挥家丁们准备换新和添加花草树木。
    当初孙修仁离开后,也不知道是他的家人还是管家干的,有好几丛长得很好的茶花和兰花被挖走了,还没补上去的。
    杨顶天看见二位夫人积极装扮房屋,心里却苦笑不得,想:“这宅子从老孙那里盘过来才一个半月,现在又得去京城上班了,这该怎么处理啊?当初老孙卖我是二手,如今我再卖,是不是得算三手了啊?哎,也不知道会不会赔本……”
    雨菡看杨顶天和晓年道:“你俩怎么这么早回来啦?”杨顶天道:“朝廷来了信使,招我去朝廷面圣谢恩,而后在朝廷吏部任职去呢!也就是说,我让朝廷征召,升迁到朝廷去啦!顶多明天再准备一天,咱们家就得搬迁去京城呀!”
    雨菡惊道:“什么,你是升官啦?!”晓月道:“又升啦?才一个多月!”一旁的澜音也惊呆了。在场众人无不惊讶。杨顶天再次肯定道:“没错,升去朝廷去了!”
    雨菡反应过来了,欢喜不住,道:“咱们要去京城生活啦?我长这么大,还去过京城的呢!”
    晓月欢喜之余,想到一些问题,道:“到了那边,咱们住什么地方呀?”杨顶天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正这时,屋里的林妈听见了杨顶天说话,她出来惊道:“怎么,你们要搬去京城吗?晓年也要去吗?”
    显然,京城地方太远太大了,林妈完全没有心里准备,而且作为一个大半生住乡下的人,她可能也没想去。
    晓岁也举着小脑袋,很认真很疑惑地道:“怎么咱们老是搬家呀?”确实,她这两个月来,看见晓月和杨顶天他们搬两三次了。
    杨顶天没看见林爹出来说话,随口道:“老爹他不在?”晓月道:“他去隔壁张伯伯家下棋去了!”杨顶天道:“反正最迟后天我得启程去赴任了,咱们现在得把要料理的各种事情料理好!”
    雨菡陪嫁来的潘管事请示道:“夫人,这花木还用栽种吗?”雨菡道:“不用了,不用了!你们都歇去吧!”管事回一声“好嘞!”欢喜退去。
    跟着,一家人进屋说事。七嘴八舌地谈了一会,总结出来,主要是三个问题:第一,京城那边杨顶天没有住房,物价可能也比县城贵很多,拖家带口去,会有很多问题。
    第二,县城这边的房子怎么处理。
    第三,还有林爹林妈在瓢子屯的土地和房屋,林爹林妈也没想好去京城。
    就着这些问题,谈论了一阵,杨顶天决定明天先带晓年和雨菡陪嫁来的潘管事先去京城看情况,等情况清楚了,或者在那边有住房了,再由潘管事和晓年回来带雨菡、晓月和澜音她们去。
    同时雨菡、晓月和澜音在这边联系人把这边宅子卖了,也好凑钱去京城买房。这无疑是稳妥的办法。
    此外,杨顶天还惦记着县城和县域这边的百姓,还有他好不容易开展起来的种种工作,于是晚上的时候特意去了一趟县尉徐光家里。
    杨顶天去州府迎娶雨菡前,嘱托过徐光,并说他升迁的话,保举徐光做县令。所以这时候来,徐光就惊呆了,因为杨顶天当初说的,真的变成了现实。当然,那是杨顶天知道严辉大大去京城的原因,而且他还偷听了几次严辉在京城的谈话,知道严辉进展顺利。
    徐光震惊过后,就是欢喜。他知道杨顶天来,很可能是实现承诺的。果然,杨顶天先跟徐光捋了一下这一个月来杨顶天做的工作重要,主要是惩治腐败、打击恶霸、设立义仓、救济和帮助穷苦这些关系中下层百姓安生的事情。也表明了杨顶天做官,关心的是这些。
    完了,杨顶天以此托付徐光,让徐光接着干下去,维持这些他配合杨顶天做出来的成果。杨顶天到朝廷,见到严辉后,会保举徐光做县令。徐光一来得好处,二来是真信服杨顶天的爱民思想,就满口答应了。
    当然,徐光现在还只是县尉,上面还有县丞方建德,所以要他配合,其实也是监督方建德。柳夕没问题,所以要徐光团结柳夕,这样即使没有方建德,也能把工作做好,毕竟徐光是掌握军政大权的,县令不在,他的实际权力可能大过方建德。
    出来时,已经快九点了。杨顶天特别想去看看柳夕,可她现在是鲍平安的夫人了,住鲍家家里了。杨顶天在长清这里,唯一遗憾的就是她。其实杨顶天也想去拜访鲍平安,可又觉得晚了点,想想还是以后找机会吧,或者等鲍平安去京城应试科举了,见他也可以。
    其他的,也就没什么牵挂了。吏治、百姓与穷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杨顶天只能看以后在朝廷混得怎么样了。穷则独善其身,达才能兼济天下。
    就这么,第二天早饭后,杨顶天带着晓年和潘管事,还有昨天来的吏部信使,由信使引路,就走马上路了。当然,杨顶天身上还有朝廷的征召文书,那是最重要的,也是一个通行证。
    杨顶天这次还不算真正离开,因为家人还在。而且昨晚夫妻恩爱后,杨顶天还跟雨菡说了,万一有需要,让雨菡先派人去她娘家,让娘家照应一下。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成皇朝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csaa/fmigsio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