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 真正的大头

小说:横明  作者:临波倚浪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横明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fagc/fmiosogf.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其实,人们都还没有意识到,最大的阻力究竟在哪里。
    现在说的是官绅一体纳粮,最核心的一点还没有动。
    官绅,并不是只有当官的和乡绅,还有世家大族和花钱最多的群体。
    那就是宗室!
    按照方书安最初的建议里,不打算放过任何人,宗室也是要登记造册,将他们的收入进行核实,然后该免税免税,该缴税缴税。
    大家都是人,宗室的收入更高,为什么不能带头呢?
    可惜在其他地方没有稳定之前,同时动宗室的话,政权能不能稳住都还两说。
    此前的预计,一年来布局,两年完成。
    内阁还认为时间有些仓促,谁知道下边官员有压力以后,都是打了鸡血似的往前赶进度。尤其是随着江浙官应震使出各种手段,其他难办的地方纷纷效法。
    一来二去,竟然大大加速整件事情的进度。
    也就是个把月的功夫,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推进的程度出乎人们的预料。
    来自官员层面的阻碍没了时候,还有士绅、地主等人,他们也是顽强的新政策反对者。
    有些地方的士绅尤其是处在最基层的土豪劣绅们,长久以来,那些人才是历朝历代最基本的统治,他们才是接触广大百姓的人。
    这些人有了想法,便会鼓动百姓闹事,百姓们抵触那是颇为棘手。
    尤其是在边远地区的老百姓,什么都不懂。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要说舆论战,谁是朝廷那些人的对手,尤其是方从哲这样的老江湖。
    在方书安几次舆论战的套路背后,老方也早就得到了舆论战的精髓。
    毕竟方书安有着几百年的领先经验,在后世见证过无数种撕逼,他前几年使用的手段,不过都是小儿科。
    那些乡绅们或许有些手段,却都是老掉牙的伎俩,在方书安的手段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回过头来看,士绅们的话能让百姓相信,无非是他们关系近。
    官府的告示即使贴出来,对百姓来说也是高高在上,之乎者也的文章,要考虑到教化,并非后世通知写的那么直白。
    既然很多人不明白,那么便会有空间,最后的解释是在士绅手里。
    内阁看见密信上的情况,当即组织人手,编了不同的顺口溜出来,让那些监税司的税官和他们身边的锦衣卫门,将消息散播开来。
    要说散播消息,这些税官和锦衣卫们都是好手。
    锦衣卫们自不必说,他们可是见过各种各样的骚操作。
    至于税官们,竟然比锦衣卫套路都多,那可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其实他们也是现在才知道,当初为何学院会来一门课程,就是关于宣传。当时人们都觉得,那一点用处都不可能有。
    但是现在用上之后,发现那是真的一个好用啊。
    此前,百姓们站在告示面前,虽然经过扫盲培训,但是他们发现自己能认出来一些字,却不知道是何意。
    这不能怪扫盲班,也不能怪告示。
    官府写出来的东西,要宣示王化,不能写的太通俗。
    所以啊,中间就造成了沟通不畅。
    但是经过税官们将那些通俗易通的顺口溜放出去,人们发现根本就不是士绅说的那么回事。
    这时候再去请教那些读书却又家境一般的读书人,他们发现,原来是那些士绅在诓骗他们。
    摊丁入亩的事情和官绅一体纳粮,对老百姓那是大好事啊!
    经此一招,整个形势瞬间逆转。
    虽然说士绅是统制的根基,但是老百姓才是支撑大明的柱石。
    以前上层官员没办法接触到最底层百姓,所以那些政令传到民间,就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现在有人绕过那些基层的官员和士绅,直接将消息带给他们,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
    看着源源不断增加的财税,阁臣们长出一口气,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一半了。
    为何说是一半?因为另一半还没有开始动作,那一半才是关键。
    很多大臣家里原来觉得改善之后,他们的日子会很难过,但是算清楚以后,某些人发现自己的钱反而多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财务更加透彻。
    此前发下去的禄米,只要遇到灾荒,上头就会说灾荒的原因,无法发足。
    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大部分都是被上边截留了,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好年景还有多余的钱!
    一番调整过后,那些边远地区的知县,到手的钱比原来多。
    这找谁说理去?
    明明觉得自己会少收入,却多了……
    早知道这样的话,刚开始执行的时候,就不应该下绊子。
    还有些安分守己的乡绅也是如此,乡绅一词,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其实很多地方,乡绅们也都是奉公守法。
    对于他们来说,问题也就不期而至。
    朝廷规定的赋税都有定数,正常缴纳的话也没有什么问题。
    更多时候,尤其是下边黑心的官员,会和某些土豪劣绅勾结起来。
    官员们弄出一些莫须有的税务,那些土豪劣绅们抢着配合就把税务交了。那样一来,本分的乡绅们也会跟着。
    等到收起七七八八,又把土豪劣绅的退回去,最后到手就是本分乡绅。
    经过税法改革,税官上门解释。
    正直的本分乡绅发现,他们本来就不应该交那么多赋税!
    就连一些有污点的官员,也觉得自己捡到大便宜。
    毕竟那些冲锋在前的官员们,都被当鸡给杀了,专门给其他猴子看。
    猴子们一看,那可了不得,自己顶多是多交点赋税,而那些被拿下的人,可是什么都没有了。
    用一些不义之财来换取官位,想想都觉得很值。
    所以啊,本来一个可能会天怒人怨的事情,在各个级别都做好措施的前提下,竟然顺利的推进了。
    当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品质没有受到影响,朝廷府库的银子还多了,那就是皆大欢喜之事。
    阁臣们在紫光阁齐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每个人眼中又有忧色。
    今天,他们将要面临最为难办的事情。
    到泰昌一朝,大明的宗室人口已经快十五万,已经成为朝廷的一大拖累。
    想想吧,数量巨大的宗室人员,吃喝拉撒都要依靠财政。
    如果说北宋是被冗兵冗官拖垮,那么大明离不开宗室的花费。
    光每年需要朝廷拨付的俸禄就是个天文数字,不过俸禄很多时候并没有完全照发,这还是欠着的情况。
    因为府库大部分都是亏损,因此很少能按时下发。以前朝廷财政穷困,都是拖欠再拖欠。
    但是,问题来了,俸禄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他们的重要来源。
    缺少了俸禄,宗室的日子根本不能够好过,可是他们就是过的很不错。
    这成了一个大家都想不明白的问题,为何即使一直亏钱着,宗室们的生活依旧十分滋润?
    也就是有了监税司的税官们,内阁和皇帝才清楚,为何他们在俸禄不全的情况下,还能那么舒坦。
    首先,他们不用缴税,这就减了很多开支。
    另一个就是隐匿的田产,宗室手里本来就有很多田产,多年以来他们还和当地士绅勾结,利用各种手段欺上瞒下,又占据很多田亩,并且做成不需要纳税的田。
    手里边有大量好田,每年的产出就够吃饭了。
    这些,还不是他们的全部,依然有很多东西在暗处隐藏着!
    哪个王府不是经营着大量生意,身为宗室,他们的队伍有着各种各样的优惠。
    宗室来往京城的队伍,一路都是没有关卡没有查验,谁知道里边装的什么?
    想要在这样的车队里装东西,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啊,宗室们的生意,赚的钱一点都不少。
    以上几点综合起来就是朝廷不给俸禄,还能没饭吃?
    李汝华将下边人调查分析的汇总结果拿出来,每个阁臣发一份,让他们自己去看。
    不看不要紧,阁臣们都是大吃一惊。
    他们想到宗室会有钱,但是想不到这么有钱!
    以前总说,朝廷没钱,户部没钱。
    钱到哪里去了?这不都在宗室和那些乡绅们的手里么?
    李汝华是分析他们的钱财,方从哲手里的奏疏就不一样了,是宗室们讨要钱财。
    以往,俸禄欠着就欠着吧。朝廷确实缺钱,宗室们也不至于钱少的饿死。
    但是,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两样政策的前提下,朝廷可是赚钱了!
    如今朝廷有了钱,这帮宗室撒了欢似的跟朝廷要钱,欠的俸禄要着要不着他们不在乎,万一给了呢。
    毕竟此前朝廷没钱,宗室们也算是给面子。现在有钱,总不能忘记兄弟们的好吧,是时候补上亏空了。
    看到宗室们讨俸禄的奏章,泰昌鼻子都要气歪,什么时候了,还敢伸手讨要?
    此前,因为福王一直在背后弄权,他一再削减福王府的待遇和用度,收回田地,甚至方家的商业联盟也出手挤压福王府的生意。
    多方下手,如今的福王过得很是凄惨,手里财源紧张,遣散不少姬妾美人儿,可把福王心疼坏。
    但是他上奏疏的事情还真就是这么写的!
    说什么最近身体不适,要再找几个年轻的丫鬟,帮他平日里推拿。
    那特么是推拿么?
    有谁推拿着就到床上去,然后做起少儿不宜的事情?
    又有谁是弄个硕大的床,十来个女人在他身边推拿的事情?
    这些话,原本泰昌不想说,也不想提。
    毕竟福王现在打击不小,只要好好表现,踏实猫着,或许会有个好结果。
    可惜啊,福王虽然怂过,但是找麻烦挑刺的话,他仍旧是一把好手。
    可恨就可恨在,这样的时候,他仍然借着此前的名义来恶心泰昌,这是嫌弃自己生活的太舒服么?
    其实泰昌做的已经算很厚道,要知道,福王府最鼎盛时期乐师就养着三百多个,美人儿有多少?没统计过。
    比他这个皇帝过得日子都快活。
    有福王的例子在前,这些宗室还敢闹腾,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有人居中联络,在中间挑唆。
    “诸位,既然他们都上赶着来,那咱们也是时候动动了!”
    泰昌终于迫不及待拿出他最后的手段了,有这一招,不信那些人还能坚持住。
    “陛下,您想好就行,反正现在朝廷上下都支持您,再将咱们拟定好的消息放出去。他们就是想作乱都不可能。”方从哲说到。
    “除了西北的军队,其他大军现在都在朝廷指挥之下,他们就是想要闹事,也要能找到敢于卖命的军队来。”崔景荣对现在军队的指挥很放心。
    刘綎在京,秦怀玉也不远,至于其他地方,都是经过轮训的卫所军。
    朝廷现在掌握最为精锐的大军,别人想翻水花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是否要继续调查背后弄权之人?”
    李鋕问道。
    那些宗室的人能串联,不是一般人,至于是谁,东厂幡子还没报上来。
    不知道是是对方隐藏的太深,还是东厂那些人有了变化。
    “准备下诏吧,就说,永不加赋!”
    永不加赋!
    这才是放出的大杀招,也是要在动宗室以前的信号。
    此事在商税大幅度提升的时候,方书安就曾经说过,只要将这个口号喊出来,天下人就没有不支持泰昌的。
    有了这个口号,什么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此前在摊丁入亩的时候,方从哲就没舍得。
    那个虽然会有人作乱,但是不会动摇社稷。
    而宗室作乱就不好说了,控制不好极有可能又是一次靖难之役。
    因此在动宗室的时候,必然要将杀招拿出来,先稳定天下百姓!
    百姓们最为关注的就是赋税的问题,永不加赋!
    一个多么有杀伤力的炸弹。
    只要将这一点喊出来,百姓们绝对俯首贴地。
    刚开始的时候,老方怎么都不同意,但是方书安将分析数据告诉他以后,老方真的释然了,原来商税能增加到如此高的程度。
    同样还有大工坊的税收,将来也会超越。
    这两点是泰昌同意的根本理由。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横明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fagc/fmiosogf.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