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疑团莫释

小说:三国演史之列侯争霸  作者:帝献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三国演史之列侯争霸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famm/fmiscma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接着来个一波三折,
    后来逐渐变成余波未了,
    最后直接就是波涛汹涌,鲸波怒浪。
    当曹操与向介接到消息,董卓方面又有三千凉州铁骑正星旗电戟,源源不断地进入雒阳。
    向介闻之色变!
    之前,当自己问何太后此忧之时,何太后尚笑他杞人忧天,并且详细分析这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但为何此时竟会活生生的上演此剧呢?
    看来,这个季节注定就是一个多事之秋!
    曹操同样满腹疑团,但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呢?
    需知若董卓真的再增三千铁骑入城,其军事力量就能凌驾于众军之上。
    丁原的并州军就没有能力与其相提并论了。
    其时,所有的军事部署就需要重新编制。
    一个计短,二人计长。
    三个臭皮匠,就能胜过一个诸葛亮。
    此事非同儿戏,二人焉敢怠慢,忙召集府内各文人将领前来共议。
    戏志才与曹昂等人仍睡眼惺忪来到议事厅,然当曹操将之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说出来后,众人立皆睡意全消。
    众人聚讼纷纭之后,最后大多数都认为董卓是真的再有三千铁骑增援而至。
    大伙认为襄先生所担心董卓的援军是雒阳城内原来的三千铁骑夜偷出城,然后于天明之时重进京城的猜想有点异想天开。
    需知,要完成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军事行动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多项因素。
    然而,初来乍到的董卓似乎不应有如此偷天换日的大本事。
    事实上,大家还真的希望公矩先生所想属实。
    起码,董卓无论怎样掩人耳目,其真正的军力亦只有三千人马而已,并不是像如今整倍的激增。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难道史书上的记载真的是在天马行空,糊弄后人?
    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事实已摆在眼前,究竟孰是孰非?
    这一刻,向介已完全茫然自失。
    风吹水面层层浪,大家尚在众口纷纭之际,人报骑都尉鲍信前来求见。
    怒气冲冲的鲍信引着心腹于禁进来后,将其心中藏怒宿怨一吐为快。
    众人立即陷入了另一个困局。
    或者,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消化了。
    斩不断,理还乱。
    然而,这似乎只是个开端而已。
    据鲍信所述,他此前离开大将军府后,长深思远,遂决定前去袁府找袁绍商量对策。
    因为,在何进的一众幕僚中,就数袁绍,曹操与他的关系最好。
    袁绍之前为了打击宦官势力而没有赴会。
    所以,他才决定去找袁本初从长计议。
    当鲍信将之前众人商议的情况告诉袁绍之时,袁绍居然无动于衷,只是微微颔首以示尊重。
    袁绍的反应令鲍信颇为失望。
    正好其时斥侯来报董卓有三千铁骑正进入雒阳,鲍信再也按捺不住,感慨激昂对袁绍讲出其顿腹之言。
    “董卓拥强兵,定有异志!今不早图之,终将为其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擒也!”
    诚然,鲍信之策实有道理。
    董卓初来乍到,肯定会鞍马劳倦,而中央军则是以逸待劳。
    若袁绍,何氏兄弟的二军,西园众将之西园兵,再加上鲍信自己所领的千余强弩兵。实力尚算不赖。
    所谓“猛虎不及地头虫”,更何况凉州军事对雒阳的地形、布局一无所知。
    合众人之力将董卓之军一网力尽,也并非痴人说梦。
    可惜袁绍对他的建议支吾以对,一方面说不能操之过急,另一方面又说需征求其叔父袁隗的意见。
    鲍信见袁绍如此畏首畏尾,毫无当初的豪情万丈,当下气上心头,二话不说就告辞而出。
    只为心中着实暗气暗恼,才来曹操处一吐苦水。
    听完鲍信之言之后众人自是长嘘短吁:
    如此良机就此错失,恐难再觅也!
    曹操亦恨自己如今将众却兵微,不足与董卓一决雌雄。
    而其旁的曹昂血气方刚,不停地扼腕频言“可惜!可惜!”
    向介看着众人义愤填膺,心中亦难心平气定。
    虽然尚未完全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但事实已摆在眼前,历史正朝着最坏的方向循序渐进地演变着。
    明知山有虎,却不能合众人之力齐歼之。
    尽管自己熟读历史,在这一刻却是力不从心,只能作壁上观。
    亏那些穿越小说的描述这般天花乱坠,将主角捧上九重之天,每事轻而易举就可以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作者会把汉朝这些于战火中经历无数洗礼的英豪形容成无知小孩,如新媳妇下花轿,可让主角任意摆布。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
    正如此刻,明知事应为而不能为之。这种心情却只能独自承受!
    在这人世间,向介只能踽踽独行,这种无奈,谁人能知?
    当鲍信向曹操告辞,准备率兵离开雒阳回其故里泰山郡之际,厅中顿时变得鸦默雀静。
    不能说鲍信临阵退缩,凭其一己之力,实难以有所作为。
    曹操现在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没有能力与鲍信共同进退。
    鲍信此举亦无可厚非。
    留得青山在,总比飞蛾扑火更为实际。
    当下曹,鲍二人依依惜别,鲍信马不停蹄引着他的本部人马遁出雒阳。
    曹操对袁绍甚是失望,也就与襄楷一行人回转曹营。
    一波三折,众人尚未将鲍信率军离京之事完全消化,被曹操派去打探雒阳动态的探子已带来另一个更令人咬牙切齿的消息:
    “大将军何进之心腹部将张璋已率军向董卓投诚!”
    不可思议的军事行动再度引出了另一个历史谜团。
    是什么原因令张璋率众他投,另觅东家呢?
    “知否张璋乃颍川人氏?”
    一向甚少发言的戏志才冷不防冒出一句。
    “此话何解!”
    美少年曹昂对戏志才这句不知所谓的话弄得茫然不解。
    向介心下一怔。难道戏志才所指......
    如果这真的如他所料,那么三国的历史未免太过参伍错综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竟然如此盘根错节。
    戏志才果然有其独到见解。
    或者,从他口中得到的解释才能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属实。
    刚想出口咨询,曹操已抢先一步替戏志才解答了其爱儿的提问。
    :“张让亦是颍川人也!”
    此言一出,平地起雷。
    曹氏一族众武将均惊愕失色,小曹昂更是冲口而出:
    “父亲是指张璋与张让乃......”
    由于太过激动,下面的话居然说不下去,但其意已是呼之欲出。
    众人皆知。那边厢戏志才亦是手捋胡子,缓缓点头。
    面对这群情鼎沸的手下众将,曹操却甚具临危不乱的大将之风,越是兵凶战危之时越能举棋若定。
    向介看在眼里,心下自愧不如,对曹操不禁暗暗赞许。
    自己虽然熟知三国历史,但面对此突发剧变。仍然是不及曹操的那份神闲气定。
    这,不正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所应具有的特质吗?
    只闻曹操娓娓分析:
    “袁绍此时定觉时不可失,才顺藤摸瓜,按图索骥以期将与阉人有关之旁党,连根拔起。
    如志才所猜属实,则袁绍此举实有操之过急之嫌也,这般作为反生推波助浪之效。”
    “父亲乃指张璋恐为袁绍所害,是以捷足先登,引兵投靠董卓以求自保?”
    曹昂果具其父风范,凡事一点则明。
    “一切皆是推测而已!欲知事情真相,必需问行事之人也!”
    曹操居然尚有心思在这关头和爱儿卖起关子。
    然而,他们有这个机会当面诘问张璋吗?
    “知否如今车骑将军何苗麾下之军为何人统领?”
    戏志才果具一流谋士的风范,他的担忧与向介所虑竟然不谋而合。
    “乃何苗长史乐隐之大弟子史路!”
    在整座雒阳城,与己同姓之人并不多见,所以史阿对史路甚是留意。
    而且,对于这些军事方面的消息,史阿亦很是敏感。
    更何况之前在大将军商议大事之时史路亦赫然在席。
    所以史阿第一时间就奉上答案。
    向介尚在期盼自己之忧乃是杞天之虑,谍报的适时传至,奢望无情地将其心撕得支离破碎。
    “车骑将军何苗之司马史路刚引兵投靠董卓!”
    众人一番长吁短叹后,许定突然间蹦出一个奇怪的问题。真不知这个大老粗真的只懂武枪弄刀,还是尚有雅兴在此时娱大家:
    “此史路应不会与阉党有关吧?难不成亦是阉党族人?”
    “此子来历不明,有人说其乃“西周四圣”之一的史佚的后人;
    更有甚者则道其乃黄帝之时创造出文字之“史皇”仓颉后代;
    然更多人言其实乃溧阳侯史祟之后。”
    想不到曹操对雒阳城中各路人马所有人马所有文武百官的来龙去脉均了如指掌。
    “史阿曾于酒舍见过此史路与董卓之弟董旻窃窃密语。”
    史阿此时却道出一个极具爆炸性的情报。
    这一切,向介似乎已找到了某种线索。虽然这些都只是推测,不能盖棺定论。
    董卓方面,千真万确已有三千铁骑进入雒阳京城,虽然不知道是否真的增兵三千或是暗度陈仓,瞒惑世人;
    袁绍不肯从鲍信之言力剿董卓,不知是否贪生怕死不敢与董卓真刀真枪一决雌雄或是根本他就是怀着不可告人的原因,另有所图;
    张璋率领大将军营下之兵投靠董卓,不知是否乃良禽择木而栖或是他根本与张让乃同气连枝,为袁绍所迫而逼上梁山;
    史路引着车骑将军何苗麾下将士追随董卓,不知是否见风使舵,为势所迫或者根本他早就与董旻眉来眼去,暗约私期。
    就一个清晨已是这般枝节横生,再发展下去不知会否有更加天震地骇之事发生。
    照这样的形势,下一个目标应该就是吕布杀丁原转投董卓了。
    如果此事一旦发生,大汉王朝的命运也就奔向西风残照,日暮途穷之时矣。
    此时,被向介遣去追查丁原一军情况的解檦正好赶回。
    “执金吾丁原方有何动静?”向介终于问出了埋藏于心中最大的忧患。
    “按兵不动,一切如常!”解檦呈报。
    向介暂松一口气,起码如今尚有一线生机。
    只要吕布没有杀掉丁原,在一定程度上,丁原尚有能牵制董卓的能力。
    “公矩先生为何对执金吾如此看重?”小曹昂忍不住发问。
    “如今能与董卓分庭抗礼者唯有丁原而已!”
    洞若观火,曹操对襄楷的担忧了如指掌,立即出言安慰襄楷,同时亦解答了其麟儿的疑问。
    “”公矩乃担忧执金吾亦投靠董卓乎?
    据操所知,丁建阳有武勇,善骑射,虽出身寒门,为人粗略,却能深知为国效力之道。
    不然其如何能至执金吾一职?应不会干此助纣为虐之事!”
    “楷并非担忧执金吾之诚信!”
    向介当然知道丁原不会为虎作伥。但这才是他最为惆怅的地方。
    “楷乃担忧其安全而已!”
    “公矩此言何解?”对襄楷一向甚为敬重的戏志才对先生独到的见解绕有兴致。
    向介正要作答,曹操之妾卞夫人已派下人来提醒准备上朝事宜。
    原来不知不觉间已过卯时矣。
    事实上,皇帝上朝时应为卯时!
    也就是早上五点到七点之间,而文武百官一般都会于寅时,即早上三时到五时就会于午门候命。
    一般不会天天临朝,只为这些日子适逢京师巨变,皇帝自然就得出来上朝把政,公布一系列措施安内攘外。
    只是这次上朝乃是临时召集,是以才推迟上朝时间而已。
    当下曹操不敢怠慢,立即整装待发。
    而于此时,被襄楷派去监视袁府动静的高祚赶了回来。
    在曹府一众将领之中,解檦与高祚对夜袭作战最有经验,对事物的触觉犹为敏感。
    所以襄楷在事关重大之时,当仁不让,委以重任与二人。
    而高祚亦不负期望,带回了另一个猝极之报。
    原来,今天注定乃是变幻莫测的一天,惊涛骇浪已经不能代表事情的发展趋势。
    照如今的状况来看,接下来将会发生的变化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董卓亲呈袁府,袁隗亲自出门相迎!
    半个时辰后,董卓引亲兵离开袁府,出城西游览白马寺,后留于城西显阳苑中。“
    时间——公元一八九年八月二十九日拟备上朝之时。
    欲知后事如何,请续阅下章《人中吕布》。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三国演史之列侯争霸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famm/fmiscma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