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从火红年代开始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fcqc/fmkfmaac.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边疆的歌儿暖人心,暖人心。
清清泉水流不尽,
声声赞歌唱亲人,
唱亲人边防军,
军民鱼水情意深,情意深。
哎哎哎......”
不知不觉中,1979年到了。
这一年开春,阎解旷所在的研究小组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投影光刻仪,精度达到了3微米,仅仅比米国晚了半年时间。但是由于没能实现商业化生产,从而反哺科学研究,只能应用于军事方面。
在国家百废待兴之时,到处都需要用钱,因而缺乏研究资金的后续投入,此后,我国开始在半导体方面渐渐落后于世界先进行列,被台岛和南韩逐步赶超,存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
为了引起国家对电子产业的重视,阎解旷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写了一篇题为《第三次浪潮》的文章,拿给指导老师刘正华教授把关。
文章不长,只有1万多字,刘教授反复看完三遍,才激动地大声叫好:“好,好文章,振聋发聩。解旷,你不愧是我最看好的学生。”
“那老师,您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您给指点指点。”
“这样就很好,没什么需要修改的。”
“那老师,您能不能署个名。”
“不用,你不用有所顾虑,如果你的文章仅是计算机方面的,我倒可以署名,增加点可信度,更能引起重视。但你这篇文章可是涵盖了很多学科的。而且全是你自己的研究成果,老师就不占你这个便宜了。”这年头的教授可不像后世某些人那样厚颜无耻,还是很有节操的。
“走,去校刊。”刘教授风风火火地带上阎解旷往校刊发行处走去。
不久,这篇文章就发表在华清大学的校刊上,此外刘教授还通过其他渠道报了上去。
文章阐述了由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趋势。阎解旷在文章中强调,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个时期名之曰“第三次浪潮”。
人类迄今已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是“农业革命“,即人类从原始野蛮的渔猎时代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历时几千年。
第二次是“工业革命“,历时300年,以蒸汽机的发明为开端,从蒸汽时代历经电气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0年达到顶峰。在第二次浪潮时期,以使用不能再生产的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基础,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
第三次浪潮,是以电子工业、航天工业、通讯技术、生物工程等组成工业群,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
文章还阐述了与各个时代相对应的是文明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大数据、跨国公司、无纸化办公、产消合一等等新概念。
文章最后指出,谁能在信息化过程中占得先机,谁就能引领这个时代。
这篇文章阎解旷虽然借鉴了一部分前世看到的托夫勒的观点,但很多都是阎解旷这些年的刷书总结,结合未来科技的发展路线提出来的。
其实很多时候人本身受到自身思维模式的禁锢,但只要有人帮你推开一扇窗,你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
文章一经发表,便在华清学生中引起了热议:“《第三次浪潮》、信息时代,虽然我看不太懂,但就是觉得牛。阎解旷,这人是谁啊,是我们学校的吗?”
“肯定是我们学校的,你没看到后面注明了吗,计算机系78级研究生。”
“你说,会不会是他翻译的国外著作啊!”
“好像没写是译文啊!”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明天会使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如果未来真是文章中描述的那样,我们更要发奋图强、奋起直追。同学们努力学习吧!”
这些议论正好被一位在华清校园游览的《华盛顿邮报》记者史蒂夫注意到。“你好,你们说的文章在哪能看到?”
“就是在学校的期刊上,喏!就是我手上这份。”见是位外国友人,被问到的同学赶忙回答。
“那你能不能将你手上的那份卖给我。”
“不用买,我送给你好了。”
“谢谢。你们说的是哪篇文章?”史蒂夫接过期刊问。
“就是这篇,第三次浪潮。”
史蒂夫拿了校刊,在附近找到一条长凳坐下观看。读着读着,口中不时发出“噢!卖糕的!”的惊呼声。搞得路过的人以为遇到个神经病,还是个洋病人,要不是他外国友人的身份都想上去踹他两脚。
这货自诩为华国通,完全想不到能在此时还很贫穷落后的华国看到这样的文章。看完后,史蒂夫多方打听找到了阎解旷。
“阎先生,你说未来社会将进入信息化时代,会以什么为标志?”
“这个我已经在文章中阐明了,未来三五年内将出现个人电脑,十年后互联网将出现,电脑开始逐步实现全球联网,实现信息共享,由此带来的是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大数据将渗透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后人们在家里办公将不再是梦想......”
最后史蒂夫以三百美元的价格买到了转载的权利。
史蒂夫邀请阎解旷到他的宿舍,二人花了三天时间,一起将文章翻译成英文。史蒂夫急匆匆地来到使馆将这篇文章邮寄回《华盛顿邮报》。
《华盛顿邮报》收到稿件后,第一时间刊发了出来,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随后,鹰国《卫报》、兰国《费加罗报》、普国、霓虹等国家的报纸纷纷转载......
“阎穿越时间和空间,阅读了海量般的信息——从家庭生活到微生物学,并将其整合成一种卓尔不群的历史观。毋庸置疑,这的确是一篇振聋发聩的经典文章。”——《华盛顿邮报》
“阎的视角如此犀利独特,……他的文章就是一个解读人类现在和未来的路标。”——《商业周刊》
“请仔细阅读一下,真的不容错过”——《费加罗报》
“天才般的想法,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阎对未来的看法比我更加广阔深远......我将对阎文章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写成一本旷世奇书。”——托富勒
文章对西方国家造成的轰动效应对阎解旷的生活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虽然不时有记者找到学校要求采访,甚至邀请他去国外交流,但都被学校和刘教授挡了回去——这是早就说好了的。
阎解旷现在一心只想搞钱。到这年暑假的时候,他已经卖出了一千六百多副天线,获利六万多元,阎解成、阎解放每人接近七千元,就连赵必成都赚了两千多,大家都有了那么点积蓄。
这天,阎解旷从报纸上看到国家确定鹏城等四个地方为经济特区的消息,经济腾飞的大潮已经扑面而来,时不我待,阎解旷马上将全家都叫到了一起开家庭会议。
“今天的会,大家注意保密,除了在座的谁也不要说出去,否则就是害了大家。有谁管不住嘴的,现在可以出去。”在说正事前,阎解旷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见没人出去,阎解旷才正色道:“改革开放了,粤省那边从香江过来很多新奇的玩意儿,我准备去粤省看看机会。今天找大家来就是筹集资金,我打算以入股的形式筹集,以后赚了钱就按照入股的比例分红,当然全凭自愿啊!大家仔细考虑一下。”
“这算是投机倒把吧?解旷,你们天线的事情做的好好的,也不少赚,为什么要去冒险?”阎埠贵有些想不通。
“赚的太少了,而且这个事情做不长远,人也太累。爸,你说的投机倒把,也就这两年的事情,过个几年,这都不算事。但机会不等人,一旦错过了,以后就要付出更多的心思。我有个长远规划,没钱可不行。”阎解旷解释道。
其实如果天线这个生意再干个一两年,然后买几套四合院,再分配个好单位,阎解旷后半辈子都可以躺平了,但这不是他心中所愿,难得穿越一次,怎么也要浪一把。
“那行,算我和你妈一股,我们出五千。”阎埠贵对阎解旷的能力还是很信任的。接下来,大家都按照自己的能力纷纷认股,最后出资份额为阎埠贵5千,阎解成1万,阎解放1万,阎解娣3千,阎解旷自己入股6.7万元,最后拉上宋桂清入股5千,总共筹集资金10万元。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从火红年代开始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fcqc/fmkfmaac.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