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三国从黄巾小兵开始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gkio/foafoso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东汉末年的消亡,除了军事,政治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和明清交际时一样的原因,东汉一样处于气候变化的下降期,也就是小冰河时期,之后的天气会越来越冷,越来越旱,时节也会越来越反常。
实际上,这个预兆早在西汉王莽时期就已经开始有所体现了,之后的魏晋南北朝也都处于气候变化的剧烈震荡中,直到唐代才开始平稳持续地回暖。
这也是后续的几百年,南方得到大力开发的原因,气候变冷了,北方越来越寒冷干旱,而南方原来湿热难耐的感觉,得以减缓,变成了温暖舒适。
张燕没有办法控制气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快点把棉花搞到手,把棉衣棉被搞出来,加强自己的保暖手段。
棉花的原产地在印度,从印度流入中原,也就两条路,一条是走丝绸之路,从西域过再南下,一条是从交州过再往西翻山过海。
历史上的棉花是从交州那边引进,还有唐代记录说西域高昌国那边有大批量种植棉花。
张燕不知道谁先谁后,只能两边同时派人去试试,饱和式搜索。
人选很快就被定下,王当,杜长,分别带一队人出发,王当去西域,杜长去交州。
这一走,虽然比唐玄奘偷渡出关要好一点,有良马有护卫,还有张燕给他们画的大致路线图,但总时间怎么也得用年来计数。
张燕的这番提前落子,在这时候,波澜不兴,极度平静,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确定这会不会是白跑一趟,既浪费人又浪费钱还浪费时间。
但张燕选择了相信希望,既然黄天让他穿过来,别的不说,总要在运气上帮帮忙吧。
找棉花种子的行动处理完毕。
配套设施也不能落下,这弹棉花,光有棉花没有弹是无用的。
还得改良织机。
这个任务,就没有什么好商议的了,古代男耕女织,已经是一个定式,这活计,只能是挂在张燕的母亲身上。
这个科学改良,时间也不短,不像曲辕犁单个工具的改良那么简单。
纺织系统,是个较为庞大的完整体系,从去籽的轧车,到弹棉花的弹弓,再到纺丝的纺车,最后变成棉布的织布机。
张燕只有较为模糊的概念和原理,具体的成品,还得跟汉代的女织工们深入交流一番才行。
虽然现在手头没有棉花样本,但根据张燕的印象,口述外形特点和工具作用,起码先把原型机造出来,等真正的棉花一到,立马开始实验。
于是,一个新的机构被定下来,命名为织女院。
除了针对棉花作业,也可以同时对传统的桑蚕缫丝织机工作进行研究和改良。
以张燕之母为总院长,张燕兼职假院长,黄邵兼职院监,郑铁柱为院护,从各地挑选经验丰富,纺织养蚕技术出色的织工,进入院内工作,提供食宿,还有固定俸禄。
何仪针对此事还有额外奏报,“查处到阳曲盂县两地,有三十六起溺婴弃婴事件,都是女性婴孩。按太平经所言,男为天统,女为地统,弃杀女婴,实为断绝地统,天地失衡,危害甚大。”
“但这三十六户人家,又确实为贫苦百姓,无力负担额外婴孩,我原意,是想招揽本地孤寡老人,合成养护院,粮米衣物由我黄巾军承担,让这些老人抚养弃婴,幼能得其长,老能得其依。”
“既然督军有意在晋阳开设织女院,不若将各地弃婴也集中起来,放置在晋阳,一同放在老夫人名下。”
张燕点点头,“也好,家母膝下无孙,总是孤单一人,便另成立一院,为地母院,迁居各地无子女之长者于此。”
裴元绍跟何曼又提起另外一件事。
“这次太原北部大乱,先有令狐韬之叛,后有两山盗匪之应,原本军中的通读识字任务,无一完成,我们也不好苛责,底下军卒对强逼他们学习读书识字的行为有强烈的抵触心思,不愿意花费功夫去学去记。”
裴元绍跟何曼这俩人,虽然也识字,但跟黄邵何仪不同,他们属于不求甚解的类型,对下面军卒的要求也比较理解,所以便一致提出意见来,“与其逼他们所有人识字,不如让他们自愿选择,愿意学的学,不愿意的拉倒。”
张燕的态度很明确,黄巾军想要真正拧成一股可以持久作战的力量,必须有扎实的向心力,要他们学马列肯定是不现实的,但从太平经入手,同样可以让他们有顽强的作战理念。
“识字肯定是要识字的!光会背太平经没用,要让他们读书,理解三公将军的志向。”
张燕围着桌案走了一圈,眼神瞟向桌案上的两卷竹简,心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强逼效果太差,那就鼓励,激励他们去学!”
他指向另外一个桌案,那上面放置了一大叠的竹简,“三公将军各自的遗本,天公将军的太平要术,地公将军的心略奇术,人公将军的大医纪要,包括原本的太平经,这些经典,是我太平道立于天地之间的基础,当发扬光大。”
“开春以后,动工擎天院,立三公将军神像,定千秋碑,记录牺牲的众多同道。”
“凡太平道所辖,黄巾军军士,每年分批,来此祭拜一次,能在院内通读并诵写太平经者,可以在此院内获得传授三公将军经典的初步资格,升任传经士。”
“经过进一步考核后,可以分方向正式开始学习三公经典中的一部。”
“原本的传经士,升任进经士,他们能跟到这里,忠诚无需质疑,也就不用考核,在今年冬季的学堂工作结束以后,可以直接到擎天院内,挑选学习三公将军的经典。”
“各部渠帅一样,可以通读三公将军的经典。”
“经过考核后,确认理解其中一卷者,分别为天公进士,地公进士,人公进士,通读三卷者,为三公进士。”
“凡传经士,兼任假屯长,负责向手下百人传授太平经。”
“凡进经士,兼任假军侯,指导并监督军侯行动,若有必要,可以直报各部渠帅以及我这里。”
“凡任一进士,兼任假司马,同样有指导监督之权,隶属各部渠帅之下,若情况紧急,也可直接向督军府汇报。”
“三公进士者,先不下地方,暂为督军府吏,下则治理一县一城之地,直接向督军府负责。”
张燕的话音刚落,众人就纷纷惊呼,“督军圣明!”
三公将军的经典,只有张燕获得了全部学习托付的资格,其余的渠帅们,都只获得了部分传授。
例如周仓曾被传授部分张宝的心略奇术,何仪跟黄邵也曾跟随张角学习部分的太平要术,陶升跟着张梁,也学了一点大医纪要中的本事。
黄邵跟何仪,更是热泪盈眶,张燕这一下大开放,谁都可以来学,只要你努力识字,三公将军的传承,触手可及。
但凡真的心向太平道,心向黄巾军的人,都会自发的疯狂学习。
这既是提升太平道的向心力,也是提高黄巾军的文化水平,更能筛选出更多忠诚太平道之人。
将太平道支部,深入扎根,建立在一屯之上。
黄巾军的思想觉悟工作,就从这里开始发芽。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三国从黄巾小兵开始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gkio/foafoso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