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倾巢而来决胜负,驻跸之战凶万分

小说:隋唐天字七书  作者:流云舞天风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隋唐天字七书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gkkg/foagamm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唐朝和高句丽在安市城针尖对麦芒,这是关系双方国运的一战。
    六月二十,李世民率军至安市北,人不留行,马不停蹄,立即开始进攻。
    盖苏文反应也极为迅速。
    六月二十一,盖苏文派遣高句丽北部大酋高延寿和南部大酋高惠真,率领高句丽,靺鞨联兵,总计十五万,增援安市城。
    双方亮出底牌,成与败,在此一战。
    十五万增援,应该就是高句丽所能召集的绝大部分正规军,也是他们的家底了。
    但这种倾国而来,倾巢而出的行军,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李道宗一眼就看清楚高句丽的虚实,他提出一个非常激进的大刀剜心战法。
    李道宗准备奇袭高句丽的国都平壤城。
    他向李世民进言说:“高句丽倾国以拒王师,平壤之守必弱。愿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根本,则数十万之众,可以不战而降。”
    非常奇怪的是,李世民并没有回应。
    或者,当时李世民并不是不想采纳李道宗的建议,而是他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心神失守了。
    或者随着战线的推进,李世民的心中,可能第一次产生了后悔和惧怕。
    高句丽太能打了,这种强悍和坚韧,远远超过他的预料和估计。
    他陷有些期待的击溃高句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想法,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丝的可能。
    至少现在,唐军孤悬安市域外,在人数和后勤上,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
    据《隋唐嘉话》和《唐语林》的记载,当大唐军队看到高句丽和靺鞨和联军,连绵四十里,军容鼎盛时,李世民平生第一次露出惧意和退意。
    以李道宗这种大胆剜心的战法,如果是在中原时,李世民必然早就支持进行,甚至可能亲自带队。
    但当时当日,李世民并未回应。
    当李世民从辽东撤军,回到长安城后,他和李靖谈论起此次征伐的得失,还是久久没有释然。
    他疑惑不解地问李靖说:“吾以天下之众,困于小夷,何也?”
    李靖显然早就研究了此战的利弊得失,他莫测高深地回复说:“此(李)道宗所解。”
    李世民转头向江夏王李道宗,他这才说出当日,想以五千劲卒直取平壤的计划。
    李世民怅然若有所失地说:“当时匆匆,吾不忆也。”
    可见此一时,彼一时也,高句丽境内的李世民,已不再是中原大地之上,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李世民了。
    在高句丽,他在战场之上的心理,已经完成了由战神李世民到大唐皇帝的转变。
    纵使那年犹可胜,可惜当时已惘然。
    天下,是属于年轻人的。
    但至少当时,李世民心中虽然畏惧,但他依然是大唐军队人人信仰和尊奉的神,也是大唐军队的灵魂所在。
    他依然可以指点江山,谈笑用兵。
    李世民宝刀犹未老。
    对于高延寿和高惠真的援军,李世民好整以暇地指出了,他们有上中下三种应对方式。
    “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归则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
    这确实是一条上上之计,也是对付中原王朝军队的不二法门。
    此对策和高句丽军中老于故事的老军头的看法,也完全一致,他们在无数战斗中,早就总结出坚壁不战,待敌自溃之道。
    李世民接着侃侃而谈,“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
    但自古以来,上策为下策,取下策者最多。
    高延寿再一次诠释了这一条真理。
    他仗着自己兵精将勇,人数又占据绝对的优势,引军直进,准备和李世民决战。
    这正中李世民下怀,他生怕高延寿改变主意,特意派出东突厥降将阿史那社尔许败不许胜,率领千骑人马当诱饵。
    高延寿即使明知道是讲,他也一定会上当,因这他既对自己的联军抱有绝对的信心,也根本不知道李世民真正的厉害。
    事实上,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远远不象李世民表面所说的那么轻松。
    阿史那社尔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刚交兵,他就假装败退,并且戏演得非常逼真。
    在旁边观战的高句丽放下心来,互相传递信息说:“易与耳。”
    这导致了高延寿心态上的完全放松。
    他本来连营扎寨距离安市有四十里之远,但现在发现胜利可期,竟然放松警惕,直接将战线推进到离安市城八里之遥。
    这种心态上的放松和轻视,将让高延寿一败涂地。再无卷土重来的可能。
    只一仗,高延寿就输尽底牌。
    和高句丽军内轻松的氛围相比,唐军战阵之内,士气就要高昂激越得多。
    这也许源于李世民高明的激励手段。
    他是情绪激励大师,在开战前,以自己战无不胜,绝对的自信感染了整支军队,唐军对李世民有种盲目的自信,因为李世民纵横半生,未尝一败。
    没有失败过的人,似乎永远不会失败。
    或者,每个人都做如此想。
    就连不以军事才能为首的长孙无忌,都感觉到这种可喜的状态。
    他充满信心地说:“臣适行经诸营,见士卒闻高句丽至,皆拔刀结旆,喜形于色,此必胜之军也。”
    事实上,唐军从上到下,全军用命,士气高涨,是此战唯一可以依靠的因素。
    长孙无忌接着提出了一个所有人想提,却不敢提的问题。
    “陛下未冠,身亲行阵,凡出奇制胜,皆上禀对谋,诸将奉成算而已。今日之事,请陛下指综。”
    显然,长孙无忌也没有摸清现在的情况,依然盲目地觉得或是相信,李世民是那个战无不胜的神。
    那个永远不会失败的战神将为他们指明胜利之道。
    李世民或者并无绝对的把握,但时势至此,他只能当仁不让。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率领几百人,乘高远望,想找出高延寿联军的弱点,以便制定对策,这是李世民在战场之上,行之有效,必然成功的察敌知敌的法宝。
    只是,这一次,李世民心中真的在打鼓了。
    因为,即使强悍智慧如李世民,在看到高句丽长达四十里的长阵,并且军容鼎盛,相比己方的军队,却大有捉襟见肘之劣势。
    李世民心中没来由地,第一次产生了畏惧和后怕的心态。
    但他强自压下心中的不安,隐藏到自己心底最深处,他依然象往常一样,充满信心地,布置好各种迎敌和突击以及埋伏之事。
    临敌不惊,既可决胜千里,也能肉搏争胜。
    为了麻痹高延寿,李世民主动示弱,他派出特使,向高延寿解释说:“我以尔国强臣弑其主,故来问罪,至于交战,非吾本心。入尔境,刍粟不给,故取尔数城,俟尔国修臣礼,则所失必复矣。”
    这番话合情合理,高句丽举国上下,对于盖苏文的霸道,心怀愤愤已久,只不过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已。
    况且,李世民堂堂大唐皇帝,当然不会失信于人。
    更重要的是,按照惯例,使者大概也带来了贵重的礼物,进献给高延寿。
    这让高延寿放松了警惕。
    既然李世民说不准备开战,高延寿并没有按战时的标准去防备。
    这引发了不可承受的灾难。
    唐军军营,一次紧锣密鼓的军事任务正在布置。
    李世民制定了以正兵临敌,出奇兵冲击高句丽后军的作战计划。
    他巨细无遗地分派了诸将的任务,以期毕其功于一役。
    此战兵分三路,正面是李世绩的一万五千骑兵,堂而皇之冲击高句丽正面。
    但李世民另外布置了两道奇兵,一是由长孙无忌等人以一万一千人,北出峡谷,冲击高延寿的后军。
    而另一路,则由李世民亲自率领,衔枚急进,从北高峰进击高句丽。
    三方约定,闻鼓角声,则同时出击,有胜无败,有进无退,战至最后一人。
    李世民知道此战只能成功,失败就将失去所有。
    最后一搏的时间到来了。
    为了大唐的荣耀,他自己将再一次亲自上阵。
    李世民倾其所有,让李世绩亲率一万五千名骑兵正面布阵。
    当高延寿看到李世绩的攻击阵型时,他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但他来不及后悔,只能仓猝应战。
    可惜,他面临的不只是李世绩一支军队,各队伏兵,如潮水入般,齐声杀出,喊杀声声声震耳。
    高延寿的阵脚已乱,诸军已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
    如果给他一些时间,让高延寿重整军队,那李唐此战,毫无胜算。
    但天佑大唐,这种大阵仗,就是英雄横空出世的日子。
    大唐一代传奇,薛仁贵闪亮走上这个最耀眼的舞台。
    在战后的论功会上,李世民满心欢喜地对薛仁贵说:“朕诸将皆老,思得新进骁勇者将之,无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可见,薛仁贵以此一战,就奠定了在大唐军队和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但当日的情势,却是险到了急处。
    即使打了高延寿一个措手不及,但高句丽的军队人数达到十五万人,实在过多了。
    唐军此战,才动用了三万人参战。
    双方的比例,达到可怕的五比一,高句丽军队呈现压倒性的优势。
    李世民在高处综观整个战局,心早就绷到嗓子眼了。
    他最关注的李世绩的帅旗,这毕竟是大唐正面进攻的主力。
    当探子回报李世绩的黑色帅旗,被高句丽人重重围困时,李世民心中大惊,难道天不佑大唐?
    胜败之数,至此地步,只能依靠天命了。
    危急关头,上天派了薛仁贵来拯救李唐王朝。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隋唐天字七书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gkkg/foagamm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