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官僚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mkcm/kssfcfk.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中间休息时,不少领导与董教授打招呼,有的跟他很熟,开着轻松的玩笑,有几个地方领导则邀请他去自己所在的省、市讲学,或者担任当地的经济顾问。
冯建初也抓紧时间跟董君辅打了招呼,称赞他课讲得好,还说川西虽然是西部地区,但同时也是最接近中部地区的,董教授提出的发展中部经济的思路,同样对川西有很大的启示,“都用得上”。
董君辅笑道:“冯书记客气了。”
冯建初道:“董教授还是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可是在我们川西诞生的,所以,川西的发展,还要请民建多多关注,多多支持。”
“是的,是的,”董君辅道,“关注和支持川西的发展,是民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项工作,民建会有专门的安排。”
冯建初还告诉董君辅:冯老爷子听说这次是你给政治局上课,特别高兴,还特意交待了,要将刚刚出版的回忆录送你一套。
董君辅道:“谢谢,谢谢,冯老爷子身体还好?”
“还好。”冯建初道,“董教授桃李满天下,可以多推荐一些人才来川西工作。”
“好,谢谢冯书记。”
冯建初道:“董教授,我听说,有个叫胡晨阳的也是你学生?”
“对。”董君辅道:“冯书记也知道他?”
“当然知道,胡晨阳是伍成铸的外孙女婿,按辈分,他要叫我一声二叔。”
“哦,”董君辅装作是第一次听说。
……
董君辅给政治局“上课”的新闻经媒体报道以后,胡晨阳从内心为老师高兴!这也表明,董君辅的经济观、发展观受到中央高层的重视。
胡晨阳给董教授发了电子邮件表示祝贺。很快,董教授便给胡晨阳回了邮件,将自己的授课大纲发给了胡晨阳,同时,叮嘱胡晨阳:“这次,我提出重新认识中部发展问题,总的来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当然,这实际上也点出了西部大开发投入甚多。效果却不如预期。这一点你们要注意,不要轻易否定西部大开发。毕竟,从政治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正确的。我提出重新认识中部发展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战术性调整。西部大开发还是要坚持的,把中部发展问题解决好了。西部开发会进行得更顺当。更有成效。”
董教授还提醒胡晨阳要多关注“川西现象”,他认为:川西是一个很特殊的省份,算是西部地区,同时又有相当一部分紧挨着中部地区,三峡工程又在川西,中央将巨额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川西。必将刺激川西经济的大幅提升。总之,川西大有可为。
董教授还特别提到了冯建初:“这次,冯书记特别找到我,让我多关注川西。还希望我推荐人才,他还特意提到你,似乎是希望我向你转达某种信息?”
董教授还道:“晨阳,我还要感谢你,是你向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北辰同志提出希望鄂省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我将这个观点引伸了,扩大了,提出中部省份要成为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点,我注意到了,北辰同志听到这里时,特别高兴。”
看到这里,胡晨阳也很振奋,确实,政治家有政治家的战略思维,经济学家有经济学家的理性思维,如果能够相互影响,是最好的了。
关于川西之事,胡晨阳答道:“川西现象,确实很引人注目,有些做法可以借鉴,但过犹不及。”
胡晨阳的说法有些含混,但意思还是明确的:不想跟冯建初发生联系,更无意去川西工作。
冯老爷子让老三冯建标将自己亲笔签名、题字的回忆录送到了伍家。
由于事先得到通知,伍太行、伍延安夫妇都赶到家中,与伍家老太太一同接待冯家来人,乔光荣其实也在京城,但他借口出差在外,没有出席。
老太太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缓慢读出题字:“桃花潭水三千尺,怎及冯伍战友情。”
老太太道:“谢谢,谢谢冯老爷子。”
冯建标道:“老爷子还在书中说了,之所以将这本书的书名取名为《如烟往事难忘却》,也是为了怀念伍老爷子,这个书名,就是伍老爷子的诗句啊。”
老太太道:“这个我知道,我还记得,那一年,是我们家老爷子八十大寿,那天,老爷子精神特别好,脑子也特别清醒,说昨晚做梦,梦见好多以前的战友了,写几句吧,他口授,我给他记,写到第三句,就是这一句了,‘如烟往事难忘却’,老爷子很激动,写不下去了,卡壳了,后来,还是冯老爷子来了,又给续上了,叫做‘唤来春风慰忠魂’。”
“哎呀,”冯建标道,“老太太记性真好!”
这天,冯家老三在伍家呆了很久,还留下吃了饭,大家也说到了很多事,包括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的一些趣事,后来,谈到冯建初在川西的作为,冯建标很有些自豪,道:“建初比过去更有魄力了!老百姓也很支持他。”
伍太行附和道:“确实,建初现在势头很好。”
伍延安却道:“我记得,我们家老爷子说过,冯伍两家第二代当中,最有政治天分的,还是三哥。”
冯建标赶紧摆手:“哎,没我什么事。”
其实,伍延安刚才这句话,还真是点到了冯建标的痒处,当然也是痛处。确实,如果他有机会从政,自信会比老二干得更好。可惜,没这个机会啊。
后来,话题又转到了胡晨阳身上。
冯建标道:“老爷子对晨阳评价很高,建初也说了,晨阳比正霖要强。”
伍延安道:“也不能说晨阳比正霖强,各有所长吧。”
冯建标道:“强就是强,再说。以我们两家的关系,晨阳进步快,我们也高兴。正平、正霖,还有二丫,他们是冯家的晚辈,也是伍家的晚辈;同样,青青、伍钢、伍信、伍诚,还有树军、晨阳他们,是伍家的晚辈,也是冯家的晚辈。”
伍太行道:“建标说得好。我们这些人都差不多了,真心希望后辈们还能象老一辈那样,多来往啊。”
这时的伍太行,已经退下来了,加上他妻子力主贴近冯家。所以,他对冯家的态度。比以前有了转变。明显有些讨好冯家的意思了。
对老大的变化,伍延安也是心知肚明,但也没办法,冯家确实强势,这几年,主动贴近冯家的人。多了去了。
不过,伍延安最佩服的人,是乔光荣,他听乔光荣的。
乔光荣没有出席冯家的赠书活动。却很是认真地阅读了此书,看到书中的《后记》部分,乔光荣内心极为恼怒:冯家到了这个时候,也没忘了把冯伍两家拴在一起啊。
恼怒归恼怒,也没什么好办法,总不能发个声明,说没有这回事。
乔光荣给胡晨阳打了电话,要求胡晨阳去书店尽快找到冯老爷子的回忆录,还说:“这本书一定要好好读,要细读,读完了,我们再来交流一些看法。”
这个时候的乔光荣,对胡晨阳已经是越来越满意了,语气上都客气了许多,用上了“交流”这个词。
胡晨阳对乔光荣却依然是恭敬得很,道:“好,我一定细读。”
买书的事,胡晨阳交待王均去办,王均一个电话打给新华书店,书店总经理亲自将书送过来了。
胡晨阳拿到书后,熬夜把整本书都看完了,收获不小,感觉书中“干货”真是不少!
比如,有一年,冯老爷子访问美国,参观波音公司,看到停机坪上只有二架飞机,正在交货。冯老问:这二贺飞机一交货,你们岂不是断货了?美方回答:我们是定单生产,卖出多少生产多少,避免积压资金。冯老当即道:“看看,这才是真正的计划经济啊,谁说资本主义就不讲计划?”此语博得一片掌声。
胡晨阳觉得,此处确实应该有掌声,冯老爷子的发问,原本暴露了某种无知,但后来机智的转了个弯子,不但化解了尴尬,还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很新颖的观点: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这个确实是一种政治智慧。
书中多次涉及党内高层,比如,老爷子写到,从50、60年代开始,就有些高级干部喜欢摸主席的脉博,主席喜欢什么,就反映什么。谁要是写文章、发言得到了主席的认可,马上就有人找他“取经”,连总理的秘书都干过这事。
这段记述,真实的让人无语。
还有:主席多次在不同场合说过,自己也会犯错误,“我是中央主席,都有我的份。”“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等等。但是,主席有错误,他自己讲可以,别人讲,就不大听得进去了。即便是“自我批评”,也是在中央会议上,而不会向全党、全国公开,主席的名言是:“历史上下罪已诏的皇帝,没有不下台的。”
这也让胡晨阳有一个感觉:冯老爷子似乎对主席有怨气啊?
这又让胡晨阳联想到冯家老二大唱革命歌曲了,冯家老二的表现,给人的印象,他是要重新高举大旗的意思啊?
这是父子间的政见不同?“各唱各的调,各行各的道”?
胡晨阳没时间多想,一下也想不清,只能存疑。
几天后,乔光荣再次给胡晨阳打来电话,询问他有没看过冯老爷子写的回忆录?
“粗看了一遍,还没来得及细读。”胡晨阳老老实实回答。
“恩,有什么体会?”乔光荣问。
胡晨阳道:“我感觉,冯老爷子对主席是有怨气的?虽然表面上他没有一句攻击主席的话,但他举的事例,给了我这种印象?”
乔光荣道:“是这样的,他当然有怨气,主席当年掰着手指头点了几个人的名字,不能重用,他是其中一个。”
“哦。”胡晨阳暗自惊异:原来如此。
乔光荣又问:“还有什么体会?”
胡晨阳道:“以前,老是觉得,建国以后,我们在经济发展中犯了很多错误,失去了发展机会,有些做法甚至很愚蠢。看了这本书,觉得当时也是不容易,毕竟,我们国家当时所处的环境就那样,底子太薄,外部封锁,天灾**一起来,但是,即使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我们党还是有一批懂经济的能人。”
“对。”乔光荣道,“你说的这批能人,以总理为代表,当然,冯老爷子也算一个。有人会觉得奇怪,我们党的那些高层领导,以前都是打仗出身,建国以后,他们怎么那么快就成为了管理经济工作的能手?其实,有一个历史细节很重要,东北大部早在49年建国前就被我党掌控了,经济管理和发展模式也是得到了苏联专家指导的,我们党在东北已经取得了发展经验,也积累和准备了大批干部,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大批干部南下。”
胡晨阳也是一点就通:“是这样。冯老爷子就在东北工作过。”
乔光荣道:“还有一个东北王高麻子,那也是个懂经济的,而且,跟伍老爷子和冯老爷子交情都很深,不过,后来高麻子被打成反党集团。”
“哦。”
乔光荣道:“高麻子为什么会落得个反党集团的下场?其实就是政治野心害了他,他想登顶。有人说他想当国家二号人物、三号人物,这个都不对,到了那个级别上的人,二号、三号、四号,有多大差别?没有本质差别,最终目标还是一号位,是想登顶,这才是本质,高麻子的悲剧,也就在这里。”
“明白了。”
“冯家人有野心,这是我早就跟你说过的,第二代不行就第三代,现在,冯家人看清了,第三代更不行,还不如第二代,所以,冯老二风格大变,在我看来,基本上就是高麻子灵魂附体。”
“明白了。”
“冯老二想让你去川西工作?打死也不能去!”
“明白了。”
“他自以为他聪明,其实,早有人看透了他。”
胡晨阳道:“我明白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wll2、速冻的月票!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官僚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mkcm/kssfcfk.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幕僚,为统帅之幕府僚首,参军策划,指挥若定,乃统帅背后的军师。纵横诸侯之间,影响国家邦交,以文弱之躯干,力所能及为中华民族之复兴贡献毕生。为国,他肝脑涂地。为家,他风流无度。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王永安,坑过日本人,坑过俄国人,坑过美国人,坑过英国人…他的所作所为只为祖国,只为华夏民族之复兴。最后一个北洋
- 言情小说西门吹灯零零七全本
- 最新章:第六百七十九章 扬州再兵变
- 大隋幕僚长
- 李建成:汉王作乱,蛮夷入侵,咋办?孟子:有司马九!红拂女:百家争鸣,江湖纷争,咋办?荆轲:有司马九!杨广:天下动荡,群雄并起,咋办?诸葛亮:有司马九!李世民:司马九是谁?魏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司马九是能改变九州命运的大隋幕僚长。本书又名《我有一个聊天群《名人带我闯大隋《你说怎么办
- 历史军事朱家兴东全本
- 最新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 官道((官场秘史)(官场之风流秘史))
- 一个立誓要当初离开他的女人再次匍匐在他脚下的青年的官场人生有人说他是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明察秋毫的大清官,大好官但又有人说他欺男霸女,是一个集无耻,下流,卑鄙为一身的恶棍是非功过,何人道得清楚呢本书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推荐我的另一本新书已完结
- 现代都市太阳跟月亮全本
- 最新章:正文 第六十二章 偷偷摸摸(二)
- 医道官途
-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隋末第一条好汉是李元霸,却没几个知道隋末第一圣手是张一针张一针不是个英雄,虽然医术高超,可是从来不做没有回报的事情,找他看病好办,要么有银子,要么有美色,张一针治好的富人多,基本上都是给了银子的,张一针治好的女人多,多数都是姿色出众的,对于这种不良医生野史都羞于记载张一针死的很惨,武
- 现代都市石章鱼连载中
- 最新章: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后记】(下)
- 官道无疆
-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从毕业分配失意到自信人生的崛起,诡谲起伏的人生,沉浮跌宕的官场,一步一个脚印,抓住每一个机会,大道无形,行者无疆,漫漫官道,唯有志存高远,方直抵彼岸
- 现代都市瑞根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卷 从头越 大结局(22)
- 官路弯弯
- 情场商场两如意,官登绝顶我为峰李毅重生在一个从小被家族抛弃的红三代私生子身上。立志官场,强国富民;用前世之记忆,建今生不朽基业;惹一身情债,谱一世传奇从学校到公务员,从机关到乡镇,从县到市,从省里到中央。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步步高升。偶尔泡泡妞,顺便踹踹人。俗世的官场,适度的YY,写一曲不同凡响的奋
- 历史军事拾寒阶连载中
- 最新章:章节目录 第十一卷 第五十二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官场隐身豪富
- 官场沉浮,是非曲直且看黎午阳这个小小的公务员,他如何不辜负上天的眷顾,玩转这个繁杂的世界本书稳定更新,求各位看官老爷眷顾,多多收藏,多多推荐
- 现代都市李老六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又来斗牛
- 官榜
- 历史的真相永远是盲人摸象,政治的真相永远是没有真相在充满扑朔迷离,真假难辨的仕途斗争之中,苏沐将如何利用官榜,来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完成自己心底那份小小愿望呢?一切尽在官榜…老隐二零一二年倾力打造官场爽文,请诸君多多支持
- 现代都市隐为者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 5972章 教我?你也配!
- 官仙
- 罗天上仙陈太忠,因为情商过低只知道修炼,在冲击紫府金仙的紧要关头时,被人暗算了,不小心被打得穿越回了童年时代他痛定思痛,决定去混官场,以锻炼自己的情商有时痛快得过分,有时操蛋得离谱,偏偏体内还有点仙灵之气,能搞定一些无端闯出的祸事,这么一个怪胎,横冲直撞地闯进循规蹈矩的官场
- 现代都市陈风笑全本
- 最新章:完本感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