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董卓乱汉 第44章 一波又起:张举号称天子

小说:阳谋三国  作者:吴越贱客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阳谋三国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cffo/oqksaqg.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虽然袁绍等人觉得自封就自封了,让你刘虞封你就封,不用再到汉献帝那里走一趟,可是如果刘虞答应了,那以后天下的官就都是出自你刘虞,可是没有天子诏书就封官,刘虞死了后怎么面对列祖列宗呢?
    更何况这样做,刘虞的官位也不可能再大了。
    所以刘虞也拒绝了成立临时政府的建议。
    而且在袁绍和韩馥的威逼下,刘虞竟然想跑到匈奴那里避难。
    人家不答应当皇帝也不能把人赶走,于是袁绍、韩馥集团拥立刘虞为帝的计算就彻底宣告破产。
    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刘虞这个汉末诸侯之一的大人物做一些介绍。
    我们前文说过,汉末有影响的刘氏皇族,除了后来的刘备之外,主要有三个人,即刘表、刘虞和刘焉。
    这其中,刘虞当时的地位最高,刘表是后来居上,而刘焉因为地盘在益州,远离了中原,所以日子过得最舒服,当然,名气也稍低一些。
    我大概看了一下这三个正宗的皇族,却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三个有名的皇室宗亲,其实在成为一方诸侯之前,地位也并不如何崇高。
    我们先来看刘表吧。
    《后汉书·刘表列传》只记载“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鲁恭王之后也。”
    史书里只记载了刘表是鲁恭王刘佘后代,但是和孙坚一样,连他父亲的名字和爵位都没有留下来。
    而且一直到了公元190年,也就是刘表大概48岁的时候,他才混到一个秩700石的北军中侯,如果不是董卓提拔他,估计他就只能淹没在历史的灰尘之中。
    然后我们再来看刘焉,同样,《后汉书·刘焉列传》也只简单地记载: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今湖北天门)也,鲁恭王后也。
    很可怜,连刘备这样的没落皇族,父亲和祖父都留下了名字,而刘表和刘焉这样的地方大豪,居然连父亲和祖父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可见,刘焉和刘表一样,在早年,虽然贵为皇室宗亲,但是他们的父辈显然已经没有什么权势了。
    而且巧的是,刘表和刘焉看起来还是远亲,因为他们都是汉鲁恭王刘佘的后代。
    现在我们再来看刘虞。
    和刘表和刘焉一样,史书也同样没有记载刘虞的父亲叫什么,不过他比刘表和刘焉稍微好一些,史书记载了他的祖父叫刘嘉,曾经做过光禄勋的官职。
    按说光禄勋这个官位说高不高,说低也不能算低,本名郎中令,秦已设置。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名光禄勋,由郎中令改置,为九卿之一,掌守卫宫殿门户。
    能成为九卿之一,也算是国家正部级干部,挺不错了。
    说起这个光禄勋,还有一个大人物当过类似的职务。
    这个人是隋唐英雄之一的瓦岗首领,曾经统兵百万的魏公李密。
    在李密在洛阳被王世充击败以后,率部入长安投降唐高祖李渊,他以为李渊会封他做个宰相,可是李渊没有,只是封他做了“光禄卿”,但是李密由于嫌这个官位太低而再次造.反,最终被李渊派兵杀死。
    当然,到了隋唐之际,光禄卿的职能稍有些变化,已经变成专司皇室膳食的官职,辖太官、肴藏、良酝、掌醢四署。
    我提到李密嫌光禄卿官职小而造.反,就是想说明,刘虞的祖父所担任的这个光禄勋,其实也是一个相当鸡肋的职务。
    汉末的三个诸侯的父辈和祖辈都相当惨淡,所以刘备也无须为自己的卑微出身而感到羞愧了,他惨,刘表、刘焉也没比他好多少,只是刘表、刘焉比他年长,那时候皇室还没乱,更能沾到朝廷的光而已。
    行文至此,我们就不仅有些疑惑:为什么身为皇室宗亲的刘表、刘焉和刘虞的祖上如此卑微,而袁绍、袁术、曹操甚至臧洪的父辈怎么动不动就是公卿刺史级的高官呢?!
    其实这也和东汉的政治格局有关。
    众所周知,在西汉的时候,汉高祖刘邦是很看重自己的宗族势力的,立下了“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的规矩,不但剪除了楚王韩信、九江王英布等异姓王侯的势力,还大封刘氏子弟为王,最终酿成汉朝刘氏宗亲领导的“七国之乱”。
    大概从刘邦的老婆吕后开始,西汉时期,外戚的势力就非常雄厚,而到了卫青和霍去病,也是大权在握,之后的外戚重臣、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更是把持朝政,甚至一手废掉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刘询即皇帝位。
    这个故事相当有名,就连董卓废掉刘辩,改立刘协为献帝的时候还说是效仿霍光,事实上历史上后来权臣废帝都要把霍光废昌邑王的事拿出来作借口。
    而到了东汉一朝,整体来说,皇族的势力完全被外戚和宦官势力所压制,像窦宪、窦太后一族、邓太后、邓骘一族、梁太后、梁冀一族乃至何太后、何进一族,都是赫赫有名的外戚政权,中间再加上汉光武帝刘秀大封功臣,宦官专权,最终导致了皇族势力越来越小,在西汉末年,还有汉室的刘秀一统江山重整江湖,而到了东汉末年,竟然成了袁家的天下,这大概也是令刘氏皇族非常无奈的事情。
    这个刘虞在东汉末年,在皇室成员中算是最有权势的,到了董卓乱汉的时候,地位也不过就是幽州牧,边远地区的一个地方大员,和何进、袁家比起来仍然相形见绌。
    闲话不提。
    话说刘虞因为是皇室,祖父刘嘉又是九卿之一,在很早就做到幽州刺史的高官。
    这个刘虞虽然当时还很年轻,但是治理幽州很有成效,《后汉书·刘焉列传》记载:“民夷感其(刘虞)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
    虽然刘虞在幽州刺史任上治理得不错,但是后来却因为“公事去官”。
    史书上没说刘虞因为什么被免官,总之他的为官之路也是相当不顺。
    而到了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黄巾军攻破了冀州的很多郡县。国难思良臣,这时候朝廷又想起了刘虞,于是封他为甘陵(今河北邢台市附近)相,前去对付黄巾军。
    很多人都说,刘备最开始得到的官职,平原相很小,其实这也要从什么角度来看。
    比如汉末十三路诸候反董的时候,其中一路诸候鲍信,官职也不过就是济北相。
    而刘虞以前刺史兼皇室贵族之尊,在黄巾起义之初也不过被封为甘陵相。
    到了甘陵之后,史载刘虞“绥抚荒余,以蔬俭率下。”显然把当地政务治理得不错,于是又因功被封为宗正。
    宗正这个官位很大,为九卿之一,主要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
    到这里,刘虞才又正式进入洛阳官场成为朝廷重臣。
    如果刘虞能一直在朝廷为官,也许到了汉灵帝死的时候,何进能否独掌大权、董卓能否顺利乱汉还很难说,毕竟刘虞此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威望。
    但是后来的一件事情,又让刘虞远离了洛阳的政治中心。
    这件事情还是牵扯到边章、韩遂叛.乱。
    如前文所述,边章、韩遂起事以后,朝廷先派皇甫嵩和董卓平乱,但是皇甫嵩师出无功,后来朝廷又派了一个重臣张温以车骑将军成为主将,而张温还带了参军孙坚。
    这个张温军事才能有限,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想从幽州的乌桓(又作乌丸)部落那里调来三千骑兵,用少数民族武装对付勇悍的凉州兵。
    按说这本是件好事情,可是一件好事情,硬是让张温给办成了坏事。
    事情是这样的,这三千名乌桓骑兵,毕竟要有一个统帅,这时候,故中山相渔阳人张纯就向张温请求,由他来担任这一支乌桓部队的主将。
    张纯这个行为有点骇人听闻。
    一军主将,按说要朝廷来下命令册封,再不济也要张温上表举荐才行,可是这个张纯居然能跟张温私下里请求,真是闻所未闻。
    但是没有关系,东汉的三公之位都能拿钱来买,何况是一个小小的三千骑兵主将呢?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张温没有答应张纯的请求,而是让另外一个人成为了这一支乌桓骑兵的主将,这个我们前文也有提过,就是公孙瓒。
    公孙瓒此人,我们后面再说。
    按说是一般人的话,没有当上主将也就罢了,但是张纯显然不是个一般人。
    由公孙瓒率领的这支乌桓骑兵,由于种种不和谐因素,军队开到蓟中(今北京西南)的时候,这些乌桓骑兵竟然大多叛逃了。
    而在这个时候,张纯因为气愤自己没有当上乌桓骑兵的主将,居然伙同他的老乡,前泰山太守张举和乌桓首领丘力居等人,一起起兵反汉,劫略蓟中,杀掉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一下子聚众十馀万,驻扎在肥如(今河北省卢龙镇一带)。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阳谋三国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cffo/oqksaqg.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