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董卓乱汉 第45章 文治英豪:刘虞威镇北国

小说:阳谋三国  作者:吴越贱客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阳谋三国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cffo/oqksaq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而且和边章、韩遂起事截然相反的是,这个张纯和张举才刚刚起事,张举就自称天子,张纯也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而且移书州郡,声称张举要取代汉朝,并嚣张地让汉献帝避位,并敕汉朝公卿奉迎张举做天子。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张纯、张举的行为和会稽那个许昌一样,仿佛是场闹剧,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我觉得,张纯、张举的行为固然堪称狂妄,但是历来起兵造.反的,哪一个不狂妄呢?!
    黄巢曾赋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朱元璋曾赋诗“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面,犹自哓哓问姓名。”
    李自成曾赋诗“一身甲胃任横行”。
    他们成功了,或者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名声,所以后人敬仰他们的冲天豪气。
    可是如果他们刚起事就失败了,我们会不会也会嘲笑他们狂妄呢?!
    事实上,只有敢与天下英雄争锋的人才具备逐鹿中原的资本,所以从个人角度来说,我虽然不赞成许昌、张纯、张举乃至袁术的做法,但是我很尊敬他们敢于在天下英雄面前亮剑的勇气,唯有这种不可一世的霸气,方才成就了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声,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是真正的男人。
    同时,张纯、张举这么快就敢称王称天子,其实也因为他们和乌桓有勾结,他们要想获得乌桓的支持,就必须有个响亮的名头足以号令天下。
    事实上张纯、张举起事,虽然在影响上远远不如边章、韩遂起义,但是在开始也颇具规模。
    张举称天子之后,张纯又勾结乌桓部一个峭王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入侵青州和冀州,攻破清河(在河北省南部、南运河西岸,邻接山东省)、平原(今山东省德州市附近),杀害吏民。
    冀州我们知道,大概是河北一带,而进犯青州就有些恐怖了。
    因为青州是古代“九州”之一,也是汉十三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
    张纯张举本来在幽州起事,打到河北就已经很牛叉了,而现在进犯到山东境内,可以说,已经隐隐有颠覆北半个中国的兆头了。
    边章、韩遂起事还是在西凉一带闹,基本算没有参与中原争夺,而张纯、张举现在的行为已经开始介入到古代最重要的黄河流域的争夺了。
    张纯、张举的动静闹得太大,而且根据地在北方,国难思良将,所以东汉朝廷便又想起了刘虞这个前幽州刺史。
    于是在公元188年,朝廷便封刘虞做了幽州牧,前去平定张纯张举的叛.乱。
    一般来说,凡是出了叛.乱,朝廷派出去的大员肯定是点兵遣将,和叛军大战一番,胜了自然功名千古,哪怕不胜也能趁势割据一方成为诸侯。
    这基本上是千古不变的历史规律,而在数不清的争战之中,无数英雄或者枭雄也成就了自己的名声,获得后人无数的敬仰。
    可是事实上这样做就完全正确吗?
    就拿黄巾起义来说,皇甫嵩和朱俊、卢植等人是把第一波黄巾势头打下去了,也把张角、张梁这些领头的杀死了,可是他们真的平定了黄巾起义吗?
    那后来诸多的死灰复燃,直到关东诸候会盟黄巾军还杀掉了一镇诸侯衮州刺史刘岱,又是怎么回事呢?
    再拿边章、韩遂起义来说,在这个过程中,董卓、孙坚等人在战争中获得了无限的好处,也涌现出皇甫嵩这样的名将,可是他们又真正把韩遂打下去了吗?
    为什么一直到马超起事的时候,韩遂还能割据西凉呢?!
    不客气地说,不管在哪个朝代,对武官来说,没有仗打才是最可怕的事,因为太平年代他们无法立功,重要性也无法突显,而一旦开战,不管打赢打输,武将的地位都会大幅度上升,所以每打一仗,不管国家有没有获利,武将其实就已经先获利了,基于这一点来说,主战派并不一定都是忠于国家。
    所以《孙子兵法》才有名句“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在东汉时代,懂这一点的人不多,或者,有些人,比如袁绍和曹操,他们或许懂,但是他们不愿意这样做。
    很简单,对袁绍和曹操这种枭雄来说,打仗对他们是有利的,所以他们要南征北战开疆拓土。
    在我看来,在汉末三国之际,懂得“不战而胜”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刘表,另一个就是刘虞。
    《后汉书·刘虞列传》记载:虞到蓟,罢省屯兵,务广恩信。
    刘虞到了蓟州之后,只是抚民屯兵而已,并没有轻易与刘虞开战,而是以德化民。
    在公孙度和公孙瓒等人看来,道德是没有用处的,而且包括诸葛亮都认为,乱世宜用重典严刑。
    但是刘虞和刘表用行为告诉我们,包括诸葛亮在内,他们的治国方针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要用严刑酷法,还有隐藏的理由,我们后面再说。
    刘虞没有出兵,却派使者到乌桓那里劝降,无非就是说东汉王朝才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你只要归顺汉朝,我们一定不汉您的罪,而且还会按功封赏。
    按说这样的话一般人都不会信,或者换了别人去说不一定有用。
    但是刘虞的身份不一般,他是皇族成员,而且他来做幽州牧之前还担任了宗正的官职,这个宗正,颇有些皇室执行族长的意思,地位很崇高,所以他基本能代表东汉王朝与乌桓谈判。
    于是刘虞的话起到了作用,在刘虞的感化下,乌桓峭王显然也不怎么闹了。
    解决了乌桓,就等于是断了张纯和张举的后路。
    即使是对于张纯和张举,刘虞也没有提兵点将前去攻打,只是悬赏捉拿而已。
    在刘虞的布局之下,张举、张纯感觉大事不好,而且又受到刘虞部将公孙瓒的打击,竟然逃出塞外了,而被张举、张纯裹胁进去的叛兵叛民也都自动解散。
    兵败如山倒。
    虽然张纯、张举不久之前还气焰嚣张地称什么天子和弥天将军,这时候一旦兵败也就什么都不是了,很快,张纯就被他的部下王政杀掉,把脑袋送到刘虞手中。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张纯、张举勾结乌桓起兵,被刘虞以太极之术左推右挡弥灭于无形,终于没有形成像黄巾起义和边章、韩遂叛军那样危害深远的社会动乱。
    可以说,在这场平叛之中,刘虞的治国才华得到了最完美地发挥,如果没有刘虞,很难说张纯、张举天长日久成了气候,会不会改写东汉末年的历史,毕竟,张纯、张举都是汉朝官吏,比没有文化的张角、张梁兄弟高明了不知多少倍,而且也不像边章、韩遂只在西凉闹,他们是可以参与逐鹿中原的。
    刘虞的淡定平叛,让我们想起明末的平乱方针,在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明崇祯帝一味以武力镇.压,虽然在杨嗣昌、洪承筹、卢象升、孙传庭等名将的打压下,一度快将李、张消灭,可是最终却是让叛军越打越多。
    弄到最后终于亡国。
    人们都说清朝取代明朝,可是第一个进北京的分明是李自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明朝的对民严厉政策,是将本来的明朝百姓推给李自成、张献忠他们。
    如果明朝廷对百姓好一些,用安抚政策,老百姓吃饱了岂会撑得去跟李自成和张献忠玩命呢?
    如果崇祯能像刘虞学习一些,也许明朝就不会那么快亡国。
    由于刘虞用怀柔政策顺利平定张纯、张举起事,朝廷便派使者封刘虞为太尉,封容丘侯。
    至此,刘虞从一个父亲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没落贵族,终于凭自己的才能做到了三公的职位,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在东汉末年,皇室宗亲能做到三公的还真没有几个,刘虞此时说是皇帝以外的刘姓皇族首领也不为过。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董卓乱汉之后,袁绍才会第一个想起来立刘虞为天子。
    也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如果说臧洪是汉末三国第一义士的话,刘虞可以称得上是汉末三国第一文汉英雄。和臧洪一起,正好一文一武,让我们在血腥蔓延的东汉乱世,看到一丝人性的温暖。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刘虞虽然施政水平很高,但是在平定张纯、张举起事的过程中,还是有强大的武力后盾的,这个武力后盾,便是导致张纯愤而起事的间接责任人——公孙瓒。
    至此,汉末二公孙之一的公孙瓒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我们前文说过,公孙这个姓只要一出现,我们便可以知道,这个人不是贵族,也肯定是贵族的后代。
    公孙度如此,公孙瓒也不例外。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阳谋三国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cffo/oqksaq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