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董卓乱汉 第54章 界桥大战:袁绍力克公孙

小说:阳谋三国  作者:吴越贱客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阳谋三国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cffo/oqksasg.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按说刘虞是幽州一把手,兵马派也就派了。
    可是公孙瓒转念一想,如果刘虞的人马到了南阳,见到袁术之后跟袁术告状,说他公孙瓒曾经阻挠刘虞派兵,那袁术肯定要恨他。
    而袁术是公孙瓒现在非常不想得罪的人,且不说袁术、袁绍当时的声望如日中天,就拿袁术系的势力赶跑董卓占领洛阳这件事来说,公孙瓒可能认为他还不是袁术加孙坚的对手。
    为了不让袁术恨他,公孙瓒想出了一个主意:派了他的弟弟公孙越也带了一千名骑兵去找袁术,也是和袁术结交的意思。
    公孙瓒的意思无非是我亲弟弟也去,看刘虞派去的人敢不敢在袁术面前嚼舌头。
    也许有公孙越在,刘虞派去的人不敢乱说话,但是刘虞这支部队一旦到了南阳之后,必然要受一个人的指挥:刘虞的儿子刘和。
    刘和如果得到了这支部队的指挥权,肯定是敢说的。
    所以公孙瓒为了避免结怨袁术、达到与袁术结盟的战略目的,他除了派出自己的弟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想到了一个更毒辣的计策:暗地里让袁术囚禁刘和,夺取刘虞派去的部队的指挥权。
    对于袁术来说,这本来就是他打的如意算盘,现在公孙瓒又写信来支持他,于是就直接控制了刘虞派来的这支军队。
    整个过程中,袁术和公孙瓒都获了利,而且结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同盟,只有刘虞白白损失了几千人马,他儿子还被袁术捏在手上,从刘虞的角度出发,他肯定是恨死了公孙瓒,所以幽州两位老大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袁术已经掌握了刘虞派来的军队,当然,他先前骗刘和所说的什么一同去长安接汉献帝的话就再也不提了。不过,刘虞毕竟还是幽州的老大,而且是皇室领袖,所以他也没怎么认真囚禁刘和,免得和刘虞闹得太僵。
    在这种情况下,刘和就从袁术的地盘逃跑,大概是想跑到他爸爸刘虞的地盘去诉苦。
    可是他要去幽州找刘虞,就必须经过一个人的地盘:袁绍的冀州。
    于是刘和到了袁绍的地盘,又被袁绍软禁起来,还是见不着自己的老爸。
    看看汉献帝和刘和的遭遇,真是让人感慨,这年头,没点兵马地盘还真是吃不开,老刘家还是斗不过老袁家啊!
    公孙瓒刚刚搞定了袁术,但是很快又跟袁绍杠上了。
    事情是这样的。
    前文提到袁绍不乐意孙坚占据洛阳,就派了周昂来抢孙坚的地盘,把孙坚赶出了洛阳。
    当然,不管怎么说,孙坚现在还是袁术的人,见到孙坚被他哥哥袁绍打,袁术的态度非常坚决:虽然袁绍是他的亲哥哥,孙坚只是他的小弟,但是亲哥没有小弟对他有用,于是他毅然大义灭亲,派了一个人带兵帮孙坚打周昂。
    不知道袁术是怎么想的,反正安排是这样,他派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刚刚被公孙瓒派来南阳的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
    这个公孙越一方面可能是运气不佳,另一方面可能是武艺没有他哥哥公孙瓒高超,上一次战场,居然就被乱箭射死。
    公孙瓒的弟弟死在南阳战场,这是一件大事,因为他有一个大人物的哥哥。
    好生生的弟弟平白无故死了,公孙瓒身为一代豪杰,自然咽不下这口恶气,而他刚刚跟袁术结为盟友,也无法马上翻脸,否则他送给袁术的一千骑兵就打水漂了。
    既然无法跟袁术翻脸,但这口气还得出,公孙瓒一想,如果袁绍不派人去打孙坚,他弟弟公孙越就不会被袁术派去上战场,然后也不会死,这笔帐,说到底,还从袁绍那里出来的。
    于是公孙瓒悍然点起兵将,进驻磐河,拉开他与袁绍长达十年的幽冀战争。
    在进攻袁绍之前,公孙瓒还装模作样给汉献帝上了一份奏疏,上面列举了袁绍的“十大罪”,在疏中把袁绍的很多破落事抖个一干二净,什么召来董卓、不顾君父逃出洛阳、起兵时又不和袁隗商量导致袁隗一门被杀,什么夺韩馥的冀州等等,把袁绍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这个奏疏全文被《后汉书》收录。
    客观地说,公孙瓒所讲的袁绍的许多“罪恶”,也是客观事实,但是人无完人,包括曹操、刘备、孙坚,都有很多让人指责的地方,所以也谈不上什么人神共愤。
    话再说回来,就算袁绍再恶,与你公孙瓒有什么事呢?!
    你公孙瓒是司法部长还是国际宪兵呢?你有什么资格来管袁绍的破落事呢?
    显然,公孙瓒起兵攻打袁绍,基本上就是公报私仇,弄篇檄文恶心袁绍而已。
    当然,公孙瓒起兵攻打袁绍,名义上是为弟弟报仇,但是显然还有一些他说不出口的原因。
    这个原因也不难找。
    想当初,袁绍在夺韩馥的时候,就派了写信给公孙瓒,邀公孙瓒一起攻打韩馥,然后瓜分冀州的。
    可是公孙瓒刚起兵,袁绍就三下五除二把冀州给夺了。
    任谁都能看出来,公孙瓒是被袁绍当猴耍了。
    对公孙瓒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当世豪杰来说,被人当猴耍的感觉肯定不好,所以这个仇他是早晚要报的,而他弟弟的死,正好给了他一个出兵的理由。
    更何况,公孙瓒已经逐渐在幽州架空了刘虞,未必不想染指冀州。
    “白马统帅”公孙瓒点起数万精兵,兵锋直指袁绍,现在,袁绍又面临了他一生之中第二个严重的考验。
    我这样说,是因为当时的形势对袁绍是极其不利的,具体分析下来有以下三点:
    1,袁绍刚刚夺了韩馥的冀州,恩信未立,内部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他打赢了还好,一旦打输,原先韩馥的部下就会纷纷而起,导致袁绍的崩盘;
    2,如前文所述,公孙瓒不仅一直和强悍的游牧民族如乌桓、匈奴这些部落干架,还刚刚扫平三十万黄巾军,兵威甚盛,有不可抵挡之势;
    3,袁绍以前一直没打过硬仗,没有打大仗的经验,而且打过的小仗也是输多胜少。先前遇到董卓是不战而逃,后来诸侯会盟,他所属的王匡军被董卓打得一败涂地,加上他夺冀州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斗,所以袁绍对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很没有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再一次害怕了,他为了保住冀州,忍痛把自己原先持有的勃海太守印绶让给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把公孙范派到渤海,想通过此举来与公孙瓒言和。
    当然,公孙范是公孙瓒的堂弟,他没学袁术和袁绍这对弟兄,而是一到渤海就率领兵马来帮助公孙瓒,形势对袁绍而言更加恶化。
    公孙瓒兵不血刃拿下袁绍的老窝渤海,这大大刺激了他灭掉袁绍的决心,就当时形势而言,公孙瓒如果顺利灭掉袁绍,自然名声大振,兵锋到达中原之后,天下形势仍未可知。
    为了一举削平袁绍实现霸业,公孙瓒很有气势地把自己的亲信任命为青州、冀州和兗州刺史,并安插诸郡太守县令,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北方的主人。
    就这样,袁绍的求和计划也被公孙瓒无情地粉碎了。
    袁绍此时,已经再无退路,再退,就要连好不容易的冀州也要丢掉,冀州一丢,那袁绍的天下霸业也就必然成空,这是袁绍无法容忍的底线。
    于是,为了生存,袁绍也不得已提兵北上,与公孙瓒展开了著名的“界桥之战”(注:界桥,古地名,大概在今河北南皮县与邺城一带)。
    这一战非常有名,而且意义重大。
    因为这场战争涉及到战争史的两个兵种的碰撞,即骑兵和步兵的作战。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骑兵对步兵而言,基本就是屠杀,所以少数民族的骑兵也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公孙瓒一直倚仗的,也就是他的“白马义从”骑兵方阵。
    按说这一仗的结果应该没有什么悬念,肯定是公孙瓒的骑兵方阵将袁绍的步兵屠杀殆尽。
    但事实正好相反,公孙瓒期望必胜的一战,居然打败了,他的骑兵方阵被袁绍新收服的大将麴义用步兵和弩兵破掉,而且阵斩了公孙瓒的大将严纲。
    之后公孙瓒的人马撤退,被麴义从界桥上一直打到公孙瓒大营。
    虽然乱军之中公孙瓒的骑兵也一度包围住袁绍,却因为袁绍的勇猛反抗而没能杀掉袁绍。
    于是此战就以公孙瓒完败而收场。
    一般来说,汉末三国之际主要有三大战役,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在我看来,三大战役之下,此次的界桥之战的意义也非同凡响。
    原因很简单,如果界桥之战袁绍打败了,那么袁绍的名字就将从历史上抹去,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官渡之战。
    说起来,袁绍取得界桥之战的胜利,其实相当偶然,关键的关键,在于袁绍拥有麴义这员难得的上将。
    整个界桥之战,就看到麴义在忙活,不仅以八百“先登死士”和数千弩兵克制住公孙瓒的骑兵冲锋,还一直打到公孙瓒的大营,以此战观之,麴义及其军队的战斗力,在汉末三国之际,几乎不亚于关羽、张飞这些世之名将。
    虽然我不大赞同过度夸大战将的作用,但我必须要说,在冷兵器时代,一员勇将的作用往往要胜过千万大军,所以有“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就连一直到隋唐之际,秦琼、单雄信等人的勇猛,也一度决定了战斗的胜利。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阳谋三国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cffo/oqksasg.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